与此同时,在酒店的另一间房,教导主任马东正激动地踱着步,手机紧紧贴在耳边,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发颤。\天+禧′晓`税_网` +哽*欣!嶵?全/
“......林校长!成了!成了!陈默,全国总决赛唯一特等奖!北大保送!叶妍,一等奖!京大保送!双响炮!林校长,我们青川一中这次......这次真是放了一颗大卫星啊!”
电话那头的校长林哲生,即使隔着千里,马东也能想象到他此刻定然是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因为电话那头的声音拔高了八度:“果真?马主任,你确定?!还是唯一的特等奖?!北大保送?!好!太好了!天大的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
林哲生的声音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今年!今年是我们学校七十周年校庆啊!这...这就是校庆最好的献礼!载入校史!一定要载入校史!马主任,你们立了大功!等你们回来!回来学校给你们开庆功宴!哈哈哈!”
两位教育工作者在电话两端分享着巨大的喜悦,这份荣耀不仅属于陈默和叶妍,更属于整个青川一中,为这座即将迎来周年纪念的学府,添上了最耀眼的一笔荣光。^精+武¢小′税-旺^ ?已-发+布-醉?鑫!漳\劫,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灯火通明的《华夏青年报》编辑部,教育版的记者正飞快地敲击着键盘。屏幕上,一篇报道已经初具雏形。
标题:高二天才折桂全国作文最高奖 北大保送锁定未来之星
副标题: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落幕,临川省少年陈默以深刻哲思《门之界》摘得唯一特等奖
这篇报道,将在第二天清晨,随着油墨的清香,飞向全国各地的报摊,也将出现在各大门户网站教育频道的头条。
陈默的名字和“高二天才”、“全国唯一特奖”、“北大保送”这些充满冲击力的词汇,将迅速被无数人知晓,成为这个冬日教育界最热的话题。
...
第二天,大年初六。
京城冬日的清晨,难得地放晴了。阳光清冽透明,透过酒店的窗户洒进来,驱散了前几日的阴霾与寒意。空气依旧干冷,却带着一种爽利。
早上陈默洗漱完毕后就开始收拾行李,因为今天就要回家了。
下午三点半的航班从首都国际机场飞往鹭城国际机场,时间上不算太赶,但也需要合理安排。.6~妖.看`书~枉` /醉/欣,蟑_劫~埂¢芯¢哙^
早餐时,马东主任红光满面,显然昨晚的兴奋劲儿还没完全过去,他一边喝着粥,一边再次确认行程,“吃完早餐后退房,行李放车上。我们先去天安门广场转转,感受一下首都的心脏,然后找个地方吃午饭,十一点半再往机场赶,时间很充裕!”
叶绅沉稳地点头,看向女儿和陈默:“你们觉得呢?天安门,值得一去。”
陈默和叶妍自然没有异议,能在这荣耀归程前,去瞻仰一下那个只在课本和电视上见过的地方,是再好不过的收尾。
饭桌上再次安静下来,陈默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坐在旁边的叶妍。她正小口喝着白粥,白皙的侧脸在晨光下显得格外柔和。他悄悄拿起手机,按动了几下。
吃完早饭后,四人各自回房拿行李,途中陈默偷偷给叶妍指了指手机。叶妍不明所以,但回到房间后还是拿起手机一看,只见里面有陈默发来的短信:
<等会记得戴帽子和围巾,去天安门拍个合照。>
叶妍看完短信后感觉心里瞬间涌入一股甜蜜的暖流,然后飞快地低下头,回复道:“知道啦~”
车子驶过清晨的京城街道。
阳光洒在宽阔的长安街上,天安门广场比想象中更加辽阔肃穆。
巍峨的城楼,飘扬的国旗,肃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有远处静静矗立的人民大会堂...一切都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庄严肃穆的气息。广场上已有不少游客和晨练的市民,但丝毫不显嘈杂,反而有种沉淀下来的安静力量。
“来来来,机会难得,拍个照留念!”马东兴致高昂,拿出了准备好的的数码相机。
“好啊!”叶妍第一个响应,显得很开心。她拉着叶绅的胳膊,走到城楼前一个视野开阔的位置。
简单拍完之后她又马上松开叶绅的胳膊,转而招呼着陈默准备拍照,看的叶绅眼角一阵抽动。
冬日的阳光正好,柔和地洒在两人身上。
叶妍穿着浅粉色的短款羽绒服,搭配着浅白色的帽子和玫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