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他们这个家也好分。?s.y!w′x¢s¨.!c!o+m-
霍母先把收入给说了:“五五年以前,当时国家困难工资还没定级,我和你爸还有你爷奶他们的收入也不多,基本上都用来添置家里的东西了。”“五五年七月定级的时候,你爷你奶那会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按当时的退休政策,像你爷奶抗日战争时期就参加了革命工作的,按定级工资的百分之90发。”“当时你爷爷定级工资是425块,你奶是63块,按百分之90计算,他们俩每月退休金能拿到439块2。”“从五五年七月到现在,他们一共领了13年4个月的退休金,总共是70272块钱。”说完了公婆,霍母又说起了霍父的工资。“你爸定级的时候副军职干部,每个月工资252块,五八的时候他升到了正军职,这会工资涨到了277块。”“等到了六三年的时候,他升到了正大军区级,每个月工资382块。”“前三年的工资一共是9072块,中间五年是16620块,后面这五年零四个月是24448元,加一起总共是50140块。”“接下来就是我的了,我们总政文工团是师级单位,五五年定级的时候我是正营级干部,每个月工资101块。”“五九年,我升级成了副团,每个月工资127块,六四年再次升职成了正团,工资141块。”“这几年加一起,我一共拿了19800块。”“这就是我们家这十多年以来的所有收入,加一起一共140212块。”听到这个数字,姜姒还是挺吃惊的。不过这个年代工资的确是按定级走的,爷奶爸妈的职位摆在那里,拿到这么多也正常。?/天×禧?)小@{?说?网÷*÷ ?首×&:发2毕竟从军的话,升职全凭军功。而军功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拿命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思绪间,霍母已经开始清点家里这些年的支出了。相比于收入,开销这些就比较细碎了。霍母就说了几项比较大的支出。首先就是西山大院的那套房子,当年搬进去的时候除去在部队领到了部分家具之外,霍母前前后后也添置了不少东西。那会家具和生活用品什么的都比较贵,这里花了1000左右。再来就是几个孩子结婚这里了。现在买齐72条腿家具,大概在500元左右。‘三转一响’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其中手表120元,缝纫机155块,自行车一般都是160块到180块之间,收音机最普通的也要80块左右了。这两样加一起,算上票据的话,差不多一个孩子就要1200块,如果再算上彩礼钱这些,一个孩子就得2000多。接下来就是一日三餐的开销了。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得花钱。就拿口粮来说,家里十多个人吃饭,每个月光是买粮本上定量的粮食就要花好几十块钱。再加上每天买菜,孩子们吃的鸡蛋牛奶,偶尔再买个零嘴什么的。光是生活开销这里,一个月就得有100多块的支出。如果再算上这十多年的人情往来,还有买衣服这些,那就更多了。当然,这些还不是大头。家里最大的一项支出,其实是霍父这些年匿名资助出去的钱。霍父总说,没能把那些跟着他的人平平安安的带回来,是他这辈子最为愧疚的一件事。所以这些年但凡是哪里有灾有险,或者小战士家里有困难的,他都会尽自已的一份心力。.k?a\n′s¨h+u\w_u~.?o′r*g\别看霍母把霍父的零花钱卡的死死的,但在这种事上面,她可从来不含糊。最后就是一些零零散散的支出了。毕竟霍母有时候也要出去慰问演出,家里的每一笔开销他也不可能事无巨细的记下来。最后这么一算,抛去这些所有的,家里的存折上总共还剩下68468块5角6分。对了,还有一笔。就是今天杨家还回来的那两笔钱,加一起大概有个12000块左右。等于现在手里一共是8万零468块,角分这些就不算了。这些年各房的工资都是他们各自收着,除了每个月象征性的收了一点生活费,大头一直花的是他们老两口的。现在唯一吃亏的就是大房和三房。霍母把收入和支出说清楚之后,对着老二和老四道。“你们俩从小就在我身边长大,不像老大和老三,他们俩没在我身边享过一天的福。”“我大概算了一下,这些年养你们兄弟俩每年差不多有个15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