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便以此名号闻名,他相信韩信亦能与其比肩。
话音刚落,满朝文武皆变了脸色。武安君这一封号极少重复前人,即便沿用,也多限于其后人。更关键的是,武安君实为秦国忌讳之名,因白起之死与先昭襄王失策有关。
嬴政神情微动。他心中清楚,祖先确有愧对白起之处。这段历史无需掩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如此,就由他弥补这份遗憾。看向韩信,他温和问道:“你可愿接受武安君的封号?若不愿,朕另择他名。”
韩信恭敬作揖:“启禀陛下,先昭襄王的武安君乃臣敬仰之人,臣愿承继此号,为大秦开疆拓土!”
“好!”嬴政点头,“便定为武安君!韩信听旨,从今日起,封你为大秦武安君,赐爵大良造。”此次封赏,无论是称号还是爵位,都与白起生前相同。他想借此考验韩信是否能超越昔日的战神。
“谢陛下!”韩信俯身谢恩。
朝会散后,赢牧与王翦一同来到嬴政面前。
"今日险些闹出大笑话。"嬴政看着赢牧摇头道:"平时叫你多了解治国之事,偏不听。"
"幸亏武安君称号在秦国意义非凡,不然看你今日如何收场!"
赢牧低头笑了笑。
他原以为封君封侯只是小事,没想到其中竟有诸多讲究。
旁边,王翦微笑不语。
见状,嬴政淡声道:"上将军愈发狡猾了。"
王翦装作不解:"陛下何意?老臣不明。"
嬴政也不与他纠缠,这王翦虽然狡猾,但办事可靠。
"你们找朕所为何事?"嬴政放下奏折问道。
王翦拱手道:"陛下,臣邀太子前来,欲与陛下商议建立……"
"军事学院。"赢牧接话。
"对!军事学院!"
"专为培养武将设立。"王翦补充。
"哦?"嬴政停下手中奏折,看向赢牧:"牧儿对此有何见解?"
虽不懂建校之事,但咸阳技术学院的成效令他满意。
赢牧笑道:"儿臣认为建军事学院势在必行。"
"大秦欲远征拓土,现有武将数量远不足用。"
"不仅要建学院,还应重振大秦铁鹰锐士的选拔制度!"
"铁鹰锐士?"
嬴政与王翦相视一眼。
铁鹰锐士堪称大秦传奇。
当年,七国争雄,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成就赵国边卒威名。
这支身穿胡服、仿胡人骑射的赵国骑兵,战斗力傲视六国。
魏国吴起变法后推出魏武卒选拔,极其严格,身披重甲、负重三十斤、携五十支箭矢、弯刀与盾牌,要求士兵能长途奔袭、迎敌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