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53章 蜀汉风云录:那些年,主公手下的硬核打工人

第153章 蜀汉风云录:那些年,主公手下的硬核打工人

建安六年(201 年)的荆州新野,秋风卷着沙尘拍打着刘备的帅帐。`s·h`u*w-u-k+a*n¢.`c?o?m!39 岁的刘备盯着案头的《孟子》,突然听见帐外传来马蹄声,抬头看见少年寇封骑着一匹汗血宝马,腰间配剑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寇封 —— 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生得虎背熊腰,眉峰如刀,比同龄人高出半个头。

"末将寇封,拜见使君!" 少年下马抱拳,声音像闷雷滚过荒原。刘备盯着他腰间的寇氏家徽,突然想起自己飘零半生,虽有关张赵,但尚无子嗣。他起身握住寇封的手:"吾观汝器宇不凡,若不嫌弃,可愿为吾子?" 寇封愣了一瞬,随即跪地叩头:"父亲在上,受孩儿一拜!" 从此,19 岁的寇封改名刘封,成了蜀汉集团的 "法定继承人"。

接下来的十年,刘封跟着干爹南征北战,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22 岁随诸葛亮、张飞逆流攻益州,在江州之战中,他单枪匹马砍断刘璋军的吊桥,为大军打开通路;24 岁驻守汉中,带着三千新兵击退张鲁的五千精兵,连曹操都在军报上批注:"刘备有子如虎,不可小觑。" 但所有人都知道,在刘备心里,刘封始终是个备胎 ——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甘夫人为刘备生下嫡子刘禅,这个备胎的身份,成了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那年秋天,关羽在樊城前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后方频频传来告急文书。"令封、达发兵相助!" 羽林军的马蹄踏破汉中的宁静,刘封盯着关羽的手令,手指捏得发白。身旁的孟达冷笑:"关将军平日视我等如草芥,今有难却想起我们?山郡初附,若贸然发兵,万一生变,谁担责任?"

孟达说得没错。上庸、房陵刚纳入蜀汉版图,申耽、申仪兄弟表面投降,实则暗流涌动。刘封犹豫三日,最终选择按兵不动。谁能想到,这一犹豫,成了致命错误 —— 关羽败走麦城,首级被献于孙权,刘备在成都摔了玉杯:"逆子!汝叔遇难,竟敢不救?" 更要命的是,刘封与孟达的矛盾已到白热化:他当众夺走孟达的鼓吹(军中仪仗),气得孟达连夜修书曹操:"封刚猛暴戾,若不早除,必为后患。"

建安二十五年(220 年)春,刘封带着残兵退回成都,铠甲上还沾着孟达叛军的血。他跪在刘备帐外,听见帐内传来诸葛亮的低语:"封刚猛,若陛下千秋之后,少主如何制之?" 这句话像一把钝刀,慢慢割开刘备心中的温情。当年那个在长坂坡为救阿斗七进七出的少年,那个在葭萌关斩将夺旗的猛将,此刻在刘备眼中,只剩下 "威胁" 二字。

"赐死吧。" 刘备背过身,不敢看刘封的眼睛。刘封接过毒酒,突然想起孟达劝降信中的话:"微子去殷,智果别族,避祸之道也。" 他仰头饮尽,嘴角扯出一丝苦笑:"早知今日,当初为何要姓刘?" 临终前,他盯着成都的城墙,仿佛看见 19 岁那年,那个在新野城头第一次披上刘氏战袍的自己 —— 原来从改姓的那一刻起,血缘就成了诅咒,权力的绞杀,从来不会因为战功而留情。~8*6-z^w^w^.`c*o`m*

建安十九年(214 年)的成都监狱,潮湿的墙壁上爬满青苔,彭羕光着脚在砖地上踱步,髡刑后的头皮被蚊虫咬得发疼。作为刘璋治下的书佐,他因直言益州弊政,被谤毁为 "狂徒",髡钳为徒隶,每天扛着二十斤的石锁修城墙。但这个身高八尺的狂生,从未放弃过翻盘的机会。

刘备入蜀的消息传来时,彭羕正在护城河洗石锁。他望着江面上诸葛亮的帅船,突然扔下石锁,扒着船舷大喊:"庞士元!庞士元!" 庞统探头,看见一个光头囚徒挂在船上,哭笑不得:"汝是何人,敢直呼吾字?" 彭羕咧嘴一笑:"广汉人彭羕,有百万雄兵藏于腹中,愿与公论天下事!"

这一嗓子,开启了蜀汉最荒诞的求职路。彭羕闯入庞统的船舱,见庞统与宾客对饮,竟直接跳上主宾的床,翘着二郎腿说:"待尔等饮罢,吾与士元单聊。" 宾客们目瞪口呆,庞统却抚掌大笑:"狂生可畏,正合吾意!" 连夜修书刘备,联合法正将彭羕推荐为治中从事 —— 从囚徒到州牧佐官,彭羕完成了比《基督山伯爵》更刺激的逆袭。

掌权后的彭羕,把 "狂" 字刻进了 dna。他在治中府门口挂了块匾:"楚之良才,非吾莫属",每次见刘备都拍着胸脯:"若依吾计,五年可吞曹魏,三年能灭东吴!" 诸葛亮宴请群僚,他指着丞相的沙盘说:"公之谋略,善守而不善攻,若听吾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