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23章 玄鸟西陲:从庄公让贤到德公定都的秦国崛起长歌

第23章 玄鸟西陲:从庄公让贤到德公定都的秦国崛起长歌

军正在训练,士兵们喊着自创的战歌,歌词粗犷却充满力量:“玄鸟降兮,嬴氏兴兮,刀砍戎首兮,马踏西陲兮!” 使者摇摇头,却不得不承认:“秦人虽野,却有一股狠劲,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十六年,秦军伐戎,这次用了 “诱敌深入” 之计 —— 先派老弱病残假装败退,引戎人进入山谷,伏兵四起,箭矢如雨点般落下。戎人败走后,文公并没有独占岐周,而是把岐东土地献给周王室。他亲自带着车队,载着岐东的户籍图和特产前往雒邑,周平王接过图册时,手有些发抖:“自东迁以来,王室土地日蹙,君上此举,可谓雪中送炭。” 文公跪地叩头:“若无王室册封,秦人至今还是西陲附庸,这点土地,不过是子孙回报先王之恩。” 郑国使者子产恰好在场,暗中观察:“秦人既能打戎人,又能哄周王,此乃劲敌也。”

宁公迁都平阳那年,才十岁,坐在马车上看着崭新的宫殿,眼里满是好奇。他不知道,这场迁都背后是大庶长弗忌的算计 —— 平阳靠近戎人,却也远离旧贵族势力,弗忌想借此掌控朝政。三年,宁公派军伐荡社,亳王逃入西戎,秦军灭荡社,这是秦国第一次攻灭异族城邦,士兵们举着缴获的青铜酒器欢呼,宁公却在战后独自祭拜祖父襄公:“孙儿没给您丢脸。”

宁公卒于十二年,大庶长弗忌等人废太子武公,立五岁的出子为君。出子六年,弗忌看着日益长大的出子,怕他亲政后算账,竟派人刺杀了他。血溅王宫那天,武公正在平阳城外练兵,手中的长矛 “当啷” 落地。他摸着腰间的剑,想起父亲宁公临终前的眼神,突然仰天大笑:“弗忌啊弗忌,你忘了我嬴氏的刀,从来都是向内砍的。”

武公复位后,诛灭三父族,六百余人的鲜血染红了平阳的土地。他站在刑场上,看着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庶长跪在面前,冷冷地说:“当年你们废立君主时,可曾想过秦人需要的是稳定?” 这一战,武公确立了 “君权至上” 的规矩,也让各贵族明白:嬴氏的王座,不是谁都能随便坐的。

武公十年,秦军伐邽、冀戎,第一次设立郡县。有人反对:“咱们向来是分封贵族,设郡县会得罪老臣。” 武公却指着地图说:“邽、冀离平阳太远,贵族分封容易割据,不如设县,直接归寡人管辖。” 他派自己的亲信做县令,收赋税、练民兵,从此秦人有了 “县” 的概念。十一年,灭小虢,初县杜、郑,当秦军入城时,百姓发现县令不是嬴氏宗亲,而是从军中提拔的勇士,都私下议论:“看来秦王是要打破老规矩了。”

十九年,齐桓公在鄄地会盟,成为霸主。武公看着使者带回的消息,却不以为然:“齐桓公会盟靠的是‘尊王攘夷’,咱们秦人靠的是刀刃和土地。” 他派人到晋国打探,得知曲沃代晋,晋国开始强大,却冷笑一声:“晋国内乱不断,不足为惧,咱们的目标,是东边的岐东之地。”

德公迁都雍城时,占卜师说:“雍城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后子孙必饮马于河。” 他看着新建的大郑宫,想起父亲武公临终前的话:“秦国要强大,必须有稳固的都城。” 二年,初伏,用狗御蛊,百姓们看着街头巷尾挂着的狗头,觉得这位新君有些古怪,却不知德公是在借巫术凝聚人心。梁伯、芮伯来朝,德公大摆宴席,席间突然抽出佩剑,砍断案几一角:“秦晋之好,不如秦梁之盟实在,今后咱们守望相助,戎人敢来,就一起砍了他们!” 梁伯、芮伯吓得连忙敬酒,却也记住了秦人的豪横。

“陈宝” 现世的消息传遍天下时,齐桓公的使者路过秦国,特意绕道观看,却被秦人拦住:“此乃上天赐给秦人的祥瑞,非秦人不得见。” 使者怏怏而归,向齐桓公报告:“秦人弄出个‘陈宝’,说是能护佑子孙成王霸之业,怕是要与君上争霸啊。” 桓公却大笑:“一个西边的土疙瘩,也敢称祥瑞?等他们能跨过黄河再说吧。” 唯有晋国大夫士蒍敏锐地意识到威胁:“秦得陈宝,必激励士气,我晋西陲与秦接壤,不可不防。”

二十七年,芮伯带着礼物来到汧渭,想与秦国结盟。文公在军帐中接见他,帐中挂满秦军缴获的戎人首级,芮伯看着墙上风干的兽皮地图,手心冒汗。文公却拍拍他的肩:“芮国夹在秦戎之间,不容易啊。咱们结盟,不是为了互送礼物,是为了让戎人知道,秦芮联手,他们的马刀再快,也砍不动铁板。” 他当场割破手指,与芮伯歃血为盟,用的不是周王室的牛血,而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