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可孤,鲜卑人,六镇起义首领破六韩拔陵手下别帅(偏军之统帅),身高八尺,体格健壮,力大无穷,以勇猛无匹闻名沃野。在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领导北方地区数十万人发动起义时,卫可孤作为前军先锋,连下沃野、抚冥、柔玄、怀荒、武川、怀朔六镇,俘虏武川镇贺拔度拔父子及宇文肱等诸将,一时之间大魏震动。
当然,这是前世的卫可孤。现在的老卫正坐在高头大马上,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意气风发地往武川镇行去。心里暗暗思量:大王费尽心思想出了计策来对付武川,但最终冲锋陷阵、攻城拔寨的重任,不还得咱老卫吗?…………天色微亮,东方的天空刚开始泛起鱼肚白,武川城外的旷原上,野风飒飒作响。卫可孤站在高处,眺望着这座边镇,手中紧握着长枪。“别帅!我军已经准备完毕。”一个络腮胡子大汉骑马来到卫可孤身边,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卫可孤点了点头,转身看向身后沃野起义后收编而来的兵士。三千精兵,个个披甲,手持长矛,个个脸上都带着莫名的兴奋表情。这是他们“首倡义旗”之后向外扩张的第一场战斗,也是他们跟随大王“打天下”的起点。“儿郎们,今日我们攻打武川,是为了吃饱饭,是为了活下去!洛阳不想让我们活,你们答应不答应?你们要不要活下去?”“要活!要活!”兵士们齐声应和,士气高昂。卫可孤一挥手,号角声响起,五千精兵一股脑朝武川城涌去。战马嘶鸣,铁蹄踏地,震得大地都像是在颤抖。武川城的守军显然没有预料到沃野镇能这么快就组织起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城墙上一片慌乱。“敌袭!快,快上城墙!”宇文肱手忙脚乱的指挥士兵登上城墙,准备迎战。卫可孤将骑兵分为左右两翼,为步兵压阵。步兵们紧跟其后,用冲车猛撞城门,试图打开一个缺口。沃野镇的起义兵士们仓促来到武川,还没有制作好飞楼和木塔等攻城器材。是以,当城上的弓箭手形成规模,箭矢如雨点般落下的时候,兵士们刚开始还能顶着箭雨,继续攻击。但时间一长,伤亡渐渐多了之后,攻城的兵士便士气低落起来。城门在冲车的猛烈撞击下,发出沉闷的响声,木屑四溅。步兵们手持盾牌,艰难地向前推进,试图靠近城门,以便更好地配合冲车的攻击。然而,城上的守军数量确实不是怀荒可比,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不断有士兵中箭倒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原本整齐的队列变得凌乱,士兵们的脸上露出了疲惫和恐惧的神情。尽管卫可孤在两翼的骑兵不断呼喊,鼓舞士气,但步兵们的进攻速度明显放缓。一些兵士不可避免的开始犹豫,不敢再贸然向前,甚至有人开始后退,躲避箭矢的攻击。“别帅,城门坚固,恐怕一时难以攻破!”络腮胡子大汉在混乱中大喊。卫可孤冷笑一声,竟命身旁亲卫骑士下马,随后自己也披了重甲往城门冲去。“继续攻!”卫可孤大喝一声,士兵们士气大振,更加猛烈地攻击城门。就在这时,城墙上突然出现了一队精锐的弓箭手,箭矢更加密集地射向卫可孤所在的区域。 “别帅,守军的箭矢太密集了,我们这般伤亡不是办法!”络腮胡子大汉焦急说道。卫可孤点了点头,心中暗自盘算:佯攻不能持续太久,否则会真的陷入苦战。他需要找到一个办法,既能吸引守军的注意力,又能安全撤退。“你带一半人继续攻城,我带另一半人绕到西城,制造混乱!待城上守军被吸引,你等便寻机会撤退。”卫可孤迅速做出决定。络腮胡子大汉领命,带领两千兵士继续猛攻城门,而卫可孤则带着剩余的三千兵士,往西城绕去。卫可孤让亲卫边走边大声呐喊,制造出一副要从西面攻城的假象。“西城遇敌!快,快调兵增援!”宇文肱慌乱下达命令,一部分守军开始从城门处调往西城。卫可孤见状,心中暗喜,面上却不露声色:“大王是和我们同时开始行动的吗?”身旁亲卫恭敬答话:“攻城前大王曾遣人来知会我们,武川通往别处的道路已经被大王领主力截断,现下武川已是孤立无援!”“好!”卫可孤激动的一拍大腿:“先断他们十天半个月的粮,到时候不由得他们不出来与我们野战!”“别帅真是天生的将种!略施小计就在武川打开了局面。”卫可孤瞥了说话的亲卫一眼,没好气道:“应该是大王神机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