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朱棣这样的人来说,要说他真的是为了国家去御驾亲征这是有点勉强的。?l?a,x!s^w¢.*c¨o,m^
要是真的说起来,他就是喜欢打仗。从他的生平来看,就能够看出来。他从小就不喜欢读书,以前在大本堂读书的时候,其余的孩子都可以去读书,不说能够读的有多好,至少可能保持一个听话的样子。毕竟,朱元璋一辈子就觉得没有文化,他培养儿子,当然是非常希望儿子们能够读好书的。他对儿子们也是寄予厚望的,还请了当时的大儒来教他们。朱元璋还会亲自去巡查。这些儿子哪一个不怕他呢,因此即便是资历差一点的,也会老老实实的去完成先生的作业。可是只有这朱棣,那就是在学堂里面的混世魔王了,他不仅自己捣蛋,他还带着这些小兄弟们一起捣蛋。这些孩子就算是再怕朱元璋,可是也是淘气的孩子,哪里能够经得起朱棣的挑唆呢。、当然也就跟着朱棣一起调皮,出事了呢,就是朱棣一个人担着。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他不喜欢读书,对于读书这件事情就是十分反感的。要说,他的性格本来对于娶徐妙云都是很反对的。只不过这种事情他做不了主,想拒绝也拒绝不了。徐妙云可是女诸生,那学问在当时是出了名的。这种女子,那规矩可就太多了,这和朱棣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朱棣要娶他,其实他是不愿的。后来,朱元璋算是连哄带骗的让朱棣娶了徐妙云。说徐达最喜欢这个女儿,你娶了徐妙云之后,就可以跟着徐达在军中去做事情了。在他娶徐妙云之前,其实朱元璋已经让朱棣去跟着徐达混了一段时间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只是一个体验,也是从最小的士兵做起,看看这个小子有没有军事才能。反正他读书是没有指望了。要是能够带兵打仗也不错。后来,徐达发现这小子还真有点军事天赋,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儿子也就格外的上心。再加上这又结成了亲家,简直就是亲上加上。大家也就是皆大欢喜了。朱棣也就可以真正的去学习怎么打仗了。可是徐妙云对此的看法不一样啊,她觉得还是想要找一个琴瑟和鸣的人一起聊聊诗词,聊文章。朱棣这人哪里懂这些东西,所以朱棣也就听到这些东西,就赶紧逃到徐达这个老丈人这里去,名义上说是去学做事,实际就是躲难。日子慢慢的过着,徐妙云到底还是女子,也是遵从古时候的三从四德的,她觉得朱棣这样也不能勉强。就安安心心的在家相夫教子算了。他不喜欢文化上面的东西,也不能勉强。?x/i?n.k?s·w+.?c?o·m\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徐妙云在培养大儿子朱高炽的时候,则是格外的用心,把对于朱棣的那一份期待倾注在朱高炽的身上。这也就导致了朱高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文化修养是很好的。其实在成婚的初期,朱棣是有些怕徐妙云的。一则是他在文化上口才上面根本就说不过徐妙云,自己就很容易露怯,二来呢,他在徐达的军中,有这个老丈人在,他也不敢和他女儿有什么硬气的话语,所以对于徐妙云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也就成了一个怕老婆的人。好在在大明前有朱元璋如此,后有朱标也惧内,好像是大明的这些男人都对于自己的妻子是畏惧的一样。所以这个事情也就没有人去谈论、不过。慢慢的朱棣在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他的军事能力也越来越大,立得战功也越来越多,后来再加上,徐达死了。在家庭关系方面也就有了微妙的变化了。当然这种变化也不是说朱棣就要家暴徐妙云,这当然不会。只是在教育孩子上面就出现了分歧。徐妙云想培养孩子成为谦谦君子,朱棣则是任务大明的子孙要弓马骑射练习武艺。于是。他就开始培养朱高煦去练习弓马骑射。当然朱高燧和朱高炽也一样的教。只是这两人,实在不是那一块料。在朱棣这里根本就看不上眼。朱高燧是最小的,这还好,勉强算是能够跟上。朱高炽可就费劲了,人长得胖不说,这弓马骑射那是一点练不了。要是朱棣说起来,朱高炽的道理还是一套一套的。他读书多啊。朱棣这个时期已经人到中年了,徐达也已经死了,他在北平的地位已经由原来的别人表面尊敬的燕王,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燕王了。就连漠北的北元余孽那边都有了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