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没有人有那个闲心去关心别人如何。
待到众人都到齐后。太监点卯完毕。朱高煦给了徐辉祖一个眼神。现在,太子朱高炽不在。整个朝堂上就朱高煦最大,其次就是徐辉祖这个国公外加皇亲。其余的就是些外臣了,什么内阁学士,六部九卿,自然暂时无法出来主持朝会。徐辉祖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见朱高煦示意他,他神色庄重,来到了人群的正前方。目光威严的扫视了一圈朝臣。然后提高了声音说道。“诸位臣工同僚,想必大家应该都已经知道,我们的陛下驾崩了。汉王亲自将其灵柩运送了回来。陛下驾崩乃是朝堂之殇,百姓之痛啊。可国不可一日无君。我徐辉祖作为陛下同辈,奉陛下之命,先秘不发丧,是为了防止京城因此而恐慌,影响朝局变故。如今,陛下遗体已停在京师城外。”徐辉祖说着,又顿了顿,语气变得悲痛沉重。接着说道:“今日,陛下灵柩也要盖棺,当由新皇主持葬礼,送入皇陵。并由新皇携百官前去吊唁表达对陛下的哀思。同时,还需由新皇帝下达圣旨,通告天下,开启国丧时期。万民皆当禁止相应娱乐行为,同于哀思。”徐辉祖话音刚落,这一层窗户纸终于捅破。先前是掌握消息的,是怀疑消息真假的,如今都已经有了定论。不少的永乐朝老臣顿时哭哭啼啼起来,深感悲痛,用袖子擦着眼泪。这些老臣之前还有一丝侥幸,现在彻底的绝望了。听到徐辉祖的宣布,他们认为陛下真的驾崩了。一时间,难以从悲痛中走出来。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英明神武的永乐大帝,御驾亲征的永乐大帝,打得敌人闻风丧胆的永乐大帝,打造永乐盛世的永乐大帝,怎么就这么驾崩了?他们怎么能够不悲痛。徐辉祖看着朝堂上这般场景,悄悄地看了一眼朱高煦。朱高煦心领神会。他迈步上前,来到徐辉祖身边,大声说道:“舅舅,陛下驾崩前,不是有两份遗旨交给你吗?现在正是公布父皇遗旨的时候,好主持后续的诸多事宜!国不可一日无君啊!”朱高煦这话刚一出口,谏臣胡广就像一头发疯的饿狼一般,直接从队列中迈步出来。他怒目圆睁,似要渗出血来,恶狠狠地盯着朱高煦,手指着他的鼻子。质问道:“汉王殿下这是什么意思?陛下驾崩,自然是太子殿下于灵前继位,大明早有储君,此刻当由太子殿下继位,殿下难道还别有用心,意图篡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