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对于朱高炽,朱棣是真的一点都不喜欢。他本身就是武将出身,十分看重孩子的行军作战的能力。对于体能的要求很高,朱高炽就是一个大胖子,显然他达不到朱棣的要求。反而是朱高煦,可以陪着朱棣打仗,训练,摔跤等等。这种长期陪伴之下,朱高煦的军事才能和部下的认可也是十分高的。朱棣更喜欢朱高煦这一点,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朱棣不止一次想要废除太子的位置,不过,一直都有人劝朱棣。说朱高炽虽然是不如朱高煦,可是他并没有什么过错,朝堂上面也没有什么意见,每次出征军粮的补给,以及朝中大小事务,也都没有出现什么披露。这种也是一种能力。开疆拓土不行,守成足以。加上,朱高炽是嫡长子,曾经也有守卫北平之功,如果无过而废太子,恐怕天下不会愿意啊。朱棣也就没有马上废除太子。可是时间越拖越久,朱高炽和朱高煦的区别越来越大。就军功这一块,朱高煦远远的超过朱高炽,他已经有当太子的资本了。只是朱棣的这种心理想法,依然是没有得到朝中多数大臣的支持。这些人反而是更加倾向于投于太子门下,形成太子一党。而朱高煦这边的,大多数都是跟着他打仗的武将。这样就导致双方都失衡。朱高炽文官支持得多,守成有余。朱高煦武将支持者多,扫清漠北,开疆拓土需要。朱棣在选择接班人的事情上,就要做好未来的打算。这也的确让人烦躁。朱棣实在是想不明白,姚广孝等肱骨之臣也是各执一词。所以,他干脆想出假死这个主意,看看到底谁更胜一筹。看看皇位到底会花落谁家。也可以就势看看这些朝中大臣们的真实面目。朱棣做事果决,行事突然,他想好了之后,只通知了几个得立的大臣,就展开了计划。此事,终于是成了。他金蝉脱壳般的假死成功。“咕咕咕咕~”朱棣的肚子响个不停,他假死的这么长时间,一直都没有进食。现在又去乱思乱想的一阵,更加饿极。陈太医马上反应过来。“陛下,这种情况切忌荤腥,只可熬点药粥流食,微臣已经备好,非要等陛下有食欲方可进食!”朱棣点了点头。“拿来吧!朕饿了!”不一会儿,陈太医端来了一碗热度适宜的药粥。陈太医长期随军出征,已经十分了解朱棣的口味了。朱棣闻着这药粥,眉头一皱,心中苦涩,但现在饿极了,他也不去计较了。端过碗来就开始狼吞虎咽起来。药粥味道口感稍微差了点,但效果倒是不错。吃下肚,就感觉一股热流充斥全身,脸上也跟着红润起来。原本有些虚弱无力的身体,现在又恢复了往日的雄风。现在说起话来,那也是中气十足。“胖子也实在是太不着调了点,他怎么说也是太子,如今状况和李世民何其相似,他不是也饱读诗书吗?就真的不怕朱高煦给他来个玄武门之变吗?这点城府都没有,也不知道安插人手了解前线情况!到了现在,朝中大臣还是未知,就连徐辉祖这个老将都丝毫没有行动,他们有什么用?”他的声音威严无比,每一字都重重地敲打在众人的心上。这个问题已经十分的明显了。就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接指向了徐家徐辉祖。徐辉祖是谁?徐达的长子,徐妙云的弟弟,朱高炽他们三兄弟的亲舅舅。朱棣虽然是不重用他,可是在这种皇位之争的情况下,他的身份格外重要。他说话可谓举足轻重。如今他假死了,那么朱高煦一定会去争取徐辉祖的支持。而现在朱棣依然没有徐辉祖任何的行动信息。这让他有些怀疑。怀疑徐辉祖按兵不动是有什么情况。朱棣的话,没有人敢去接。 帝王的猜忌是可以杀人的,徐家乃是皇亲,徐娘娘的本家,在大明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们要是说错了什么话,背后的徐家一定不会放过他们。朱棣见没有人回答,心中更加觉得烦躁。他开始怀念以前敢于进言的铁铉。宁死不屈的方孝孺。胡乱猜测帝王心思的解缙了。这些人却都被他杀了。现在他老了,想听一些忠言,却找不到人了。要说起来,还有一个。于谦。此人因为直言,激怒了他,被罚在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