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东的突然造访,在妇联办公室荡起了层层涟漪。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敏感的人都能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尤其是孙梅,那几天明显有些坐立不安,看林宝儿的眼神也更加复杂,既有嫉妒,又似乎夹杂着某种担忧和窥探。
林宝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细节。孙梅的反常,很可能与赵卫东有关。她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内情?或者,她本身就是刘副政委安插在妇联的一颗棋子?林宝儿决定不动声色,静观其变,同时也要主动出击,给某些人制造点“麻烦”,让他们自顾不暇。
赵卫东那边,林宝儿暂时不打算首接动手。毕竟是省委组织部的处长,身份敏感,贸然行动风险太大。但她可以迂回一下。她想到了那个对赵卫东似乎颇为忌惮的孙梅。如果孙梅自己出了状况,会不会影响到赵卫东或者刘副政委的某些计划呢?
林宝儿将目光投向了超市里储存的“药材”。这一次,她按照医术上提炼出一种粉末,无色无味,混入饮水中,短期内能让人精神亢奋,思维异常活跃,甚至产生轻微的幻觉,
但副作用是夜晚极难入睡,长期服用则会导致记忆力衰退、注意力涣散、情绪暴躁易怒,最终频频出错。美其名曰,“健脑醒神散”。
这东西用来“孝敬”孙“总顾问”,简首是量身定做。让她“精神”起来,更好地“指导”工作嘛。
机会很快就来了。这天下午,主任临时有事外出,办公室里相对清闲。孙梅大概是觉得无聊,又或者是想继续试探,端着她的宝贝搪瓷缸子,晃悠到林宝儿办公桌旁。
“林副主任,最近看你都挺忙的,要注意身体啊。”孙梅没话找话。
“谢谢孙姐关心,还好。”林宝儿抬头,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疲惫笑容,“主要是刚下乡回来,很多工作要收尾,加上主任信任,又交给我一些新任务,确实有点应接不暇。”
“年轻人嘛,能者多劳。”孙梅皮笑肉不笑地说,眼睛却瞟向林宝儿桌上的一个棕色小纸包,“这是什么?药吗?”
林宝儿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正是她准备好的“健脑醒神散”,用油纸包着,伪装成中药粉的样子。她故作随意地拿起纸包:“哦,这是我托老家亲戚找来的一个偏方,说是能提神醒脑,补补气血。最近感觉有点累,就想试试。”
“提神醒脑?”孙梅眼睛一亮,似乎很感兴趣,“效果怎么样?”
林宝儿“犹豫”了一下,然后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感:“我还没怎么敢多吃,就试了一点点,感觉嗯,好像是精神头足了些,看文件也不像以前那么犯困了。不过这种偏方,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她这番话,既暗示了效果,又点出了“风险”,恰好挠到了孙梅的痒处。孙梅最近精神不济,又总觉得林宝儿压她一头,心里憋着火,正需要点什么来“提提气”。
“能不能匀我一点试试?”孙梅果然上钩了,语气带着一丝渴望,又有点不好意思,“不白要你的,我拿东西跟你换。”
“孙姐您说这话就见外了。”林宝儿立刻“慷慨”地把纸包推过去,“这本来也不是什么金贵东西,就是个土方子。您要是觉得需要,就拿去试试
。不过孙姐,这东西我也不敢保证一定好,您可得悠着点用,一次少放点。”她特意叮嘱了一句“少放点”,以退为进,更显得此物“药效强劲”。
孙梅如获至宝,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喜色,连声道谢,拿着纸包回自己座位去了,迫不及待地就往自己的搪瓷缸子里倒了一些,用开水冲开,小心翼翼地喝了起来。
林宝儿看着她那副样子,低下头,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鱼儿上钩了。接下来,就等着看好戏吧。希望孙“总顾问”能好好享受这“提神醒脑”的特殊效果。
接下来的几天,孙梅果然“精神焕发”。她说话嗓门都大了不少,走路带风,看文件也不打瞌睡了,甚至还主动揽了几个活儿干,表现得异常积极
。办公室其他人啧啧称奇,以为孙梅是受了什么刺激,转了性子。只有林宝儿知道,这是“健脑醒神散”开始发挥作用了。
然而,好景不长。一周后,孙梅的“亢奋”开始变味了。她变得异常敏感,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跟同事说话也常常前言不搭后语,处理文件时更是频频出错,好几次把送往不同部门的报告弄混,惹得其他科室的人颇有微词。
更糟糕的是,她晚上开始严重失眠,白天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脸色憔悴,脾气却越发暴躁。
“孙梅同志,你这份报表的数据怎么回事?跟上周的对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