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午膳时分。
皇上从案台上撑起早己酸涩的脖颈,伸个懒腰,站起身,大步往门外走去。
刚入寿康宫,只见饭菜己经陆陆续续端上桌,皇上看着皇额娘端坐在榻上,便行礼道“儿子,给皇额娘请安”
太后转过头看向下面的皇帝,点头柔声“嗯,起来吧,皇帝,咱们母子二人不必多礼”
“儿子多谢皇额娘”随后皇上落坐在桌子旁,看着下人们上菜,布菜。
随意扫了一眼桌上的饭菜,没几道他爱吃的,尤其是这道酱汁石花鱼是老十西爱吃的。
皇上默不作声,只是脸色也变得不好。苏培盛在一旁看着皇上的神情,扫了眼饭菜,立马就猜到皇上为什么不高兴。
暗暗摇摇头,这桌上饭菜十有八九都是十西爷爱吃的,难怪皇上不高兴。
看着太后面色如常压根就没发现,果然啊,太后还是喜欢十西爷多些。
皇上心里苦啊。
用膳时母子二人静静吃着也不说话,苏培盛只觉得压抑。
虽说规矩食不言寝不语,但母子二人如此生疏还是第一个,早在太后娘娘非要搬进寿康宫时,二人母子情谊也耗得差不多了。
“这菜可还吃得惯,哀家记得是你儿时最爱吃的”
太后说着夹着酱汁石鱼递进皇帝碗中,皇上呆呆望着碗里的鱼肉。
记得佟额娘走后,自己与十西来永和宫用膳,餐桌上都是十西弟爱吃的,自己没得法子也只能就着他的口味。
那么多年皇额娘还没记住自己的口味,为什么安贵人短短几日就知晓了呢?
可见用心与不用心,近些时日倒也没去安贵人那里了,也不知她想不想朕。
安贵人:啊切,谁在念叨我!
皇上也不说话,静静吃着碗里的饭菜。
不多时,太后见皇上吃的差不多了,放下筷子拿着帕子擦拭而后端起茶盏漱口。
“哀家听闻近日皇上有个新宠,名为莞贵人”皇上点点头平淡道“皇额娘说的不错,是有一位莞贵人”
“那就是了,哀家在寿康宫都有所耳闻,七日盛宠,也不向皇后请安,皇帝不怕后宫怨愤嘛”
皇上手持佛珠,低着头垂眉“皇额娘说的是,儿子知晓分寸”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叹息地吐露道“哀家不管你宠谁,但这后宫的平衡,皇帝你总要把握好”
“区区一个贵人,皇上竟折了皇后的颜面,实属不该”
“若前朝知道了,怕是会引起动乱”
太后语重心长的说道。
皇上嘴角露出苦涩,低声应道“儿子知道了”
太后观察皇上的神情,比较平淡也看不出什么,缓缓道“后宫总要百花齐放才是春,若是一枝独秀那有什么意思呢”
皇帝点点头,沉声道:“儿子知道了,朕己经派苏培盛通知皇后,晚膳去皇后那里”
太后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皇帝还算乖觉,能给皇后几分颜面,若皇上不补偿,前朝的大臣知道了,会让乌拉那拉家境况更加困难。
她不允许!
皇帝抬起头望向太后脸上满意的神情,心里涌起失望。
朕做了那么多不仅比不上老十西,难道在皇额娘心中连乌拉那拉家都比不上吗?
皇帝用力地攥了攥手,压下心底的起伏,自嘲的笑了笑。
苏培盛在一旁心疼的看着皇上。
哎哟,这叫什么事啊。
竹息倒是看的分明,但是皇上与太后的矛盾哪里是一时半会解释的清的。
咱们这些做下人的还是少掺和主子们的事,才是后宫活下去的关键。
竹息轻声哀叹。
殿内空气瞬间凝滞,二人都没有在说话,时间仿佛静止一般。
半晌
皇帝面色紧绷干巴巴带着苦涩的声音,站起身向太后行礼“儿子还要处理政务,先行离开了”
太后尚未察觉,该敲打也敲打了,皇帝心中是有分寸的,说的多也不好。
点点头“嗯”
得到回应,皇帝大步离开,离开时看了眼饭桌上,太后亲自夹的鱼肉,一点都没动。
苏培盛飞速瞥了一眼低头离开,皇上心思真难猜啊。
夹菜都是一门学问,太后连皇上爱吃的都弄不清楚,就为了皇后来敲打。
等皇上走后,太后也疲乏了,自己很少与皇帝吃饭,若不是风言风语传进自己耳朵里。
自己也不会管。
“太后娘娘,何必呢”竹息心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