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垂拱殿外广场
今日特意换了一身大红常服,头戴硬翅展脚幞头,腰扎玉带的赵祯神采奕奕的端坐于临时设于垂拱殿外高台之上的御坐之上,嘴角微翘。免费看书就搜:求书帮 xqiushubang.com
“臣等恭请圣安。”三百名身穿圆领,右衽,深蓝色罗制,领口,袖口绣有青色缘边进士服,头戴黑色软翅幞头贡士巾,腰扎青色贡士革带的新科贡士们在张辎重的带领之下,朝上首的赵祯一揖到底。
“众卿免礼。”龙椅之上的赵祯右手向前作托起状,免了下首众人的礼数。
“谢官家。”众人复行一礼后,身姿挺拔的站在了原地,等待着上方这位帝国最高统治者对自己的“宣判”。
“怀恩,开始吧。”将手中昨日就已经拟好的圣旨递给了身旁的陈群,并递给他一个开始的眼色。
“传胪大典正式开始,淮南西路毫州贡士张辎重上前听封。”双手高举恭敬的从赵祯手中接过圣旨之后,陈群几步来到赵祯御座之前,将手中圣旨展开就直接高声宣读起来。
“臣张辎重领旨。”在被陈群点到自己的名字之后,张辎重迈着优雅的四方步从容不迫的走到了高台之前,直直向龙椅之上的赵祯跪了下去。他虽然面色始终如常,一双袖子之下的双手手心却早已布满了汗水。
“呵呵,张卿免礼。爱卿的才学虽然不是这次所有贡士之中最为出众的,但朕从爱卿的策论之中感受到了一颗拳拳的报国之心,还有为天下,为百姓,为战死在边境士卒、将军立心、请命的决心,所以朕今天破格将爱卿点为头名状元,授翰林院编撰一职。望爱卿能一展心中所学,莫要让朕失望啊。”抬手免了张辎重的礼数,赵祯在对张辎重的策论一番点评,还有对他的报国之志肯定之后,破格点了他头名状元。
“臣叩谢官家隆恩。”跪在地上重重朝赵祯磕了一个响头之后,神色激动的张辎重直接被礼部官员的官员带了下去,前往偏殿更换袍服去准备接下来的跨马游街了。
“河北四安抚使路,北京大名府贡士苏歙砚上前听封。”在赵祯册封了张辎重之后,陈群继续念起了手中的圣旨。
“臣苏歙砚接旨。”一双如墨的弯月眉微微上挑,面色平静的苏歙砚整了整身上的贡士服,不疾不徐的走到了高台之下,恭恭敬敬,无可挑剔的朝赵祯行了一礼。
“苏爱卿请起,爱卿试卷之上的字体结构严谨,收灵动快捷,笔迹瘦劲,已颇具风骨,且于‘治大国如烹小鲜’自己的独到见解,思维清晰,逻辑严谨,又言之有物,朕今日特点汝为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望爱卿莫让朕失望啊。”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和一手已经初具风骨的书法让赵祯对眼前的北方少年起了爱才之心,他决定好好培养一下这个苏歙砚。
“臣叩谢官家隆恩。”多情的桃花眼又亮了几分,素来老成持重的苏歙砚在此刻内心也是十分激动的,虽然不至于立刻为堂上的君王抛头颅洒热血,但也让他对赵祯生出了“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忠诚与感恩之心。
“呵呵,爱卿也先去随礼部官员前去偏殿更换袍服吧。怀恩,继续吧。”冲下首的苏歙砚温和的笑了笑,赵祯回头又对身边的陈群吩咐了一句。
“喏。(臣告退。)京西路陈州贡士谢玄墨上前听封。”在陈群继续宣读圣旨的时候,苏歙砚也同样被礼部的官员带去偏殿更换袍服去了。
“臣谢玄墨领旨。”生性跳脱的谢玄墨脸上洋溢着阳光活泼的笑容,身上散发着少年独有的活力,迈着着欢快的步伐几步就来到高台之下,似模似样的朝赵祯行了一礼。
“谢爱卿请起,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出身望族却不眼高于顶,外貌出众依然勤奋好学,勤耕不辍,不但字迹可圈可点,于边策一途也有所涉猎,想法新奇大胆,天马行空,不循规蹈矩,敢于打破常规。朕今日点你为探花郎,望爱卿莫让朕失望。”看着眼前的活泼开朗的俊俏少年,赵祯嘴角上的弧度再次上扬了几分,连他自己都感觉年轻了不少。
“臣叩谢官家隆恩。”嘴角都快咧到耳根的谢玄墨规规矩矩的朝赵祯复行一礼之后,眯着一双好看的明眸就跟着礼部官员兴高采烈的去偏殿会合张辎重和苏歙砚二人了。
在钦点了前三甲之后,陈群又宣读了二甲和三甲的名单,赵祯同样在一一勉励之后赐了他们进士和同进士的出身,并全部授予了翰林院和各部主事的官职。
“臣等叩谢官家隆恩。”被赐了进士和同进士出身的一众考生在二甲头名传胪的带领之下冲赵祯复行一礼之后,跟着礼部官员的身后出了皇宫,各自回到住所更换袍服,准备前往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