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士兵们前赴后继地冲向堑壕,却在湘军的火力网中纷纷倒下。
铁血军的士气虽然高昂,但面对堑壕战的残酷,伤亡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陛下!”哈尔察快步跑来,脸上满是焦急,“前线伤亡惨重,士兵们虽然勇猛,但湘军的堑壕防线太过坚固,再这样冲下去,恐怕……”
额尔赫也上前一步,神情凝重:“陛下,我军虽勇猛,但湘军的堑壕防线确实难以突破。若再强行进攻,只会徒增伤亡。不如暂时退兵,另寻他法。”
林凤祥也附和道:“陛下,曾国藩的堑壕战术确实棘手,我们若一味强攻,只会白白牺牲将士。不如退兵休整,再作打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小北沉默片刻,目光中闪过一丝痛楚。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而坚定:“传令下去,全军撤退!不能再让将士们白白送死!”
哈尔察、额尔赫和林凤祥齐声应诺:“是,陛下!”
铁血军的号角声响起,撤退的命令迅速传遍战场。
士兵们虽然心有不甘,但军令如山,他们迅速有序地撤出战场,退回到安全地带。
战场上,只剩下无数倒下的铁血军士兵,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惨烈。
徐州城外,战后的营地中,陈小北坐在帐中,眉头紧锁,目光凝视着桌上的战报。
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当前局势的无奈,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思索。
战后统计,铁血军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了两万人,这个数字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地刺入他的心脏。
“两万人……”陈小北低声喃喃,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痛楚。
他知道,这些士兵都是精锐,是大夏国的基石。他们的牺牲,让他感到无比的心痛和自责。
“陛下,”哈尔察走进帐中,神情凝重,“战后统计已经完成,我军损失两万余人,湘军的伤亡在三万左右。但我们未能突破他们的堑壕防线,接下来的行动……”
陈小北抬手打断了他的话,目光中闪过一丝冷峻:“传令下去,全军休整,停止进攻。从今日起,我们不再让士兵们白白送死。改为每日炮击湘军堑壕,消耗他们的士气和物资。”
哈尔察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应诺:“是,陛下!臣等定当竭尽全力,确保炮击行动顺利进行。”
徐州城外,夏日的骄阳如火,炙烤着大地。
铁血军的炮火依旧每日轰鸣,无数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湘军的堑壕防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炮击的效果逐渐减弱。
湘军的堑壕防线虽然被炸得千疮百孔,但他们依然顽强地坚守着,仿佛一座无法攻破的堡垒。
陈小北站在高地上,目光凝视着远处的湘军阵地。他的脸上满是汗水,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持续月余的炮击,虽然消耗了湘军的士气和物资,但并未能彻底击溃他们的防线。
而随着夏天的到来,天气越来越热,士兵们的体力也在逐渐消耗。
徐州城外,湘军的堑壕深处,炮火的轰鸣声已经成了日常的背景音。铁血军的炮弹如雨点般砸下,震得大地颤抖,泥土和碎石四处飞溅。战壕里的湘军士兵们蜷缩在掩体下,脸上满是尘土和汗水,眼神麻木而空洞。
“又来了……”一名年轻的湘军士兵低声喃喃,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他靠在战壕的土墙上,双手紧紧抱着步枪,仿佛这样能给他带来一丝安全感。
“别抱怨了,”旁边一名老兵吐出一口带着泥土的唾沫,声音沙哑,“这炮击都一个多月了,咱们不还活着吗?习惯了就好。”
年轻的士兵苦笑了一声,抬头看了看头顶的掩体,几块木板和沙袋勉强挡住了飞溅的碎石:“习惯了?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老兵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掏出一块干硬的饼子,掰了一半递给年轻的士兵:“吃吧,别想那么多。活着就行。”
战壕的另一端,几名士兵围在一起,低声交谈着。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一种麻木的坚韧。
“听说铁血军的炮火越来越猛了,”一名士兵低声说道,“咱们的堑壕都快被炸平了。”
“炸平了也得守,”另一名士兵冷冷地说道,“大帅说了,守住徐州,咱们就能赢。陈小北再厉害,也耗不过咱们。”
“可是……”一名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