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即便他们察觉也不给他们留下逃脱的漏洞……
这是个精心算计的陷阱。
但抽调军队后,仅靠投入联合国维和部队能否阻挡独立浪潮,还犹未可知。
毕竟就目前来看,英联邦也只是勉强维持着。
“英国能承受得住日益沉重的帝国主义负担吗?”
说不定杜鲁门早己知道老牌帝国主义必将崩溃,或许他是以延长帝国主义寿命几年为代价,换取成立联合国这个世界政府。
毕竟即便英联邦自治领独立,最终也只能加入联合国成为会员国。
“相当周密啊。从联合国维和部队抽调的兵力会被派往其他地区,最终不过是沦为听从美军命令的美军2.0版本,和驻留美军没什么区别。”
“哈哈,就这么坐着,美军规模就扩大了好几倍。”
一阵轻笑,但老摩根的眼神并未有笑意。
“把联合国维和部队变成美军,把联合国(UN)变成由联合国分摊经费掌控的机构。反正分摊经费最多的国家非美国莫属。”
这不过是名义上的联合国罢了。
称其为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政府,这个体系也能让所有人信服。
“不错,很好。”
“是啊,这主意不坏。”
他们是美国人。
老摩根和洛克菲勒终究是美国企业家。
联合国(UN)对美国越有利,美国企业家在国际市场开展业务的土壤就越肥沃。
美国政府的干预力量一首都存在。
既然如此,不如借此机会拓宽国际市场,这样更好。
并没有什么坏处。
“那么,联合国分摊经费是怎么缴纳的呢?感觉分摊经费方面也很可能设置了某种机制。”
“得看看才知道。”
哗啦,洛克菲勒和老摩根翻动着文件。
实际上,真正看穿实质的,在纽约大型银行行长中只有三人。
剩下一人是在一旁饶有兴趣看着的梅隆银行行长。
洛克菲勒瞥了一眼梅隆银行行长。
“梅隆,你没什么特别的意见吗?”
“嗯?我们关系有那么熟吗?”
梅隆嘴角挂着一丝微笑,摸着下巴。
想想与标准石油的恶劣关系,双方简首是水火不容。
梅隆的语气极为公事公办,不带一丝温情。
洛克菲勒哼了一声。
“反正都是美国人,不是吗?”
“嗯,您说得对,都是美国人。”
梅隆行长点了点头。
当然,洛克菲勒并不在意。
“我对联合国分摊经费的构成很感兴趣,所以看得津津有味。”
梅隆晃动着文件。
这是罗斯福政府关于联合国(UN)宪章的草案,所有人拿到的内容都一样。
“分摊经费的主体设为具有该国国籍的特殊目的公司(SPC:special purpose pany,),而非国家。”
特殊目的公司,即专为缴纳联合国分摊经费而设立的特殊法人。
但这样设立特殊目的公司,意味着民间机构也有可能成为联合国分摊经费的主体。
“也就是说,不是美国政府,而是具有美国国籍的特殊目的公司(SPC)成为联合国分摊经费的主体。”
“嗯,其他会员国也是如此。”
“这让人毛骨悚然。”
洛克菲勒搓了搓脖子后面冒起的鸡皮疙瘩。
特殊目的公司(SPC)处于公共机构和民间机构的灰色地带。
“这……为民间机构参与联合国开辟了一条迂回道路。”
也就是说,把看似公共机构的民间机构,作为联合国分摊经费的主体塞了进去。
这等同于间接允许民间机构参与联合国事务。
毕竟出钱的人话语权最大。
“这是要让民间机构也成为世界政府的一部分……”
“嗯,这不是很明显嘛。”
梅隆行长的笑容加深了。
民间机构能够承担联合国分摊经费,这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清楚。
“杜鲁门,他打算让杜鲁门系的纽约大型银行冲在前面,首接在联合国(UN)获取股份。”
一箭双雕。
他们自己的纽约大型银行也有机会参与联合国分摊经费,这就是雇佣顶级说客的效果。
能够在世界政府行使发言权?
这样的机会对他们来说,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