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像发现了有趣的事情一样,露出笑容,“你不会无缘无故攻击金融界人士,这样做对你没有任何好处。贸然把保险公司都搞垮,只会在金融界树敌无数。”
“确实如此。”杜鲁门承认道。
“我了解你,你不会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我大概猜到你在谋划什么了。”罗斯福露出狡黠的笑容,“你在关注全球金融市场。”
“是吗?”杜鲁门反问道。
“别装了。和你一起研究金融市场,我的见识也增长了不少。”罗斯福自信地开口,“你是不是想借这次机会,让美国金融机构强身健体,然后以这种稳定性为武器,对海外银行制定严格标准,掌控他们的命脉?”
掌控国际银行市场,制定严格标准并实施统治,就像国际清算银行(BIS)通过《巴塞尔协议I》,限制了处于泡沫经济中的倭国银行一样,要求银行持有8%的存款准备金,从结果来看,这给当时的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
“你是想借此完善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罗斯福一针见血地指出。
杜鲁门也露出狡黠的笑容,到底会怎样呢?
有一点可以确定,此时的世界还没有国际清算银行,它是为了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赔款而设立的银行,之后,它成为全球金融网络的核心支柱之一。
“如果总统您这么认为,那或许就是这样吧。”杜鲁门笑着回应道。
“以建立健康金融体系为名,这个理由很不错。”罗斯福赞许地说道。
国际清算银行(BIS),罗斯福说得没错,它确实是完善以美国为中心的金融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而杜鲁门正一步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在医疗与金融领域掀起的这场变革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