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这家伙疯了吧。
杜鲁门真的无法理解贝尔福首相,不明白他那种为了保住个人权力不惜牺牲国家的疯狂且变态的思维。
他也不想去理解。
现在贝尔福首相因为害怕自己倒台,将英国政治界极端两极化,试图搞派系政治。
既然这样,要内阁还有什么用?
“这又不是中南美发展中国家,在英国怎么能发生这种事?”
“所以我和罗伯特财政大臣达成了共识。英格兰银行有足够的资金,即便没有英国首相府也能行动。”
确实如此。
光是英格兰银行投资的项目,就能轻松吞下一般国家的预算。
“被白磷弹袭击的金库恢复了吗?”
“很遗憾,金库受损,大约30%的资产流失了,都毁于白磷弹。”
“那真可惜。”
杜鲁门拼命压制内心涌起的喜悦。
同时他在心里盘算着。
英格兰银行在海外的投资金额肯定超乎想象,光是与他相关的投资资金就相当可观。
“粗略估计,英格兰银行持有股票的投资对象有麦格理投资银行、香港兵器局,还有BOSS债券银行。”
“本来还有朴茨茅斯公司,但朴茨茅斯造船厂整体倒闭,在恢复资金方面损失惨重。”
“不过应该还剩些资金吧。”
“当然。”
每一个投资对象都来头不小。
不愧是英国,如果算上英格兰银行在以印度帝国为首的殖民地的投资金额,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只是,英格兰银行开始投资的时间并不长。
“设立特殊目的法人进行投资,这个想法是借鉴了杜鲁门您的创意。”
本来中央银行不是投资银行,若要间接投资,就需要设立专门的特殊目的法人(SPC),通过吸纳市场资产的方式进行,因为法律限制较多。
“这可真是救命稻草。”
“是的。如果没有特殊目的法人,没有跟随杜鲁门进行投资,英格兰银行的处境会艰难得多。”
“确实。”
不,没必要感谢他。
杜鲁门敢说,就算你们把投资资金全部收回,也解决不了恐慌危机。
现在就算卖掉殖民地都不够填补窟窿,区区投资资金,简首是笑话。
但杜鲁门没有表露出来,因为他们为收回投资资金而进行的抛售方式对他有利。
“你们是想把资产卖给美国所以来找我吗?”
“是的,虽然想卖个好价钱,但也知道不太现实。目前能大规模承接我们资产的就只有美国了,其他能承受我们资产的强国己经不存在了。”
那是当然,大家都在打一场生死之战。
俄罗斯因恐慌元气大伤,现在才慢慢恢复。
所以除了美国别无选择。
“不错嘛。收购麦格理投资银行,垄断澳大利亚经济圈;收购香港兵器局的股票,垄断中国武器市场;收购朴茨茅斯公司股票,垄断无畏舰;收购BOSS债券,垄断白银。”
每一项待抛售的资产都如同珍宝。
太诱人了,杜鲁门在心里暗自咽了咽口水。
他喜欢这种恐慌带来的好处。
反正他们最终都会破产,即便之后可能会后悔贱卖资产,但他也不会劝阻。
“你们是打算和贝尔福首相正面交锋了。”
“反正我们要是破产,伦敦金融城就会崩溃,金融系统也会瓦解,回到中世纪。”
崩溃就是字面意思的崩溃。
英国金融系统一旦崩溃,重建可能需要几十年。
历史上,受英国病影响的英国,甚至到了需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救助资金的衰败地步。
除非出现像铁娘子那样的人物,否则靠自身力量难以克服。
“是的,美国愿意收购你们的资产。”
“啊?真的吗?”
他们露出意外的表情。
确实,即便美国现在不帮忙,之后等他们破产了,也能以低价收购资产。
等他们彻底破产后低价收购,确实更划算。
换做以前,杜鲁门可能也会这么做。
但现在,贝尔福首相的闹剧己经牵涉到政治层面,推动他们自相残杀似乎对杜鲁门更有利。
杜鲁门打算给他们一把利刃。
“只要不是贷款就行。要是贷款给他们然后他们破产,我们也会被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