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座的各位,没人不知道洛林的重要性。
“……偏偏是那个‘洛林’吗?”
阿尔萨斯 - 洛林,那个让法国为之疯狂、渴望收复的阿尔萨斯 - 洛林,普法战争中失去的阿尔萨斯 - 洛林,让德军陷入苦战的阿尔萨斯 - 洛林。
这里就是奥尔良的圣女贞德的出生地。
不仅如此,奥尔良的圣女贞德所举旗帜上绣着的十字,被称为“洛林十字”,是洛林地区的象征。
“洛林十字”,奥尔良的圣女贞德的象征。
自百年战争中之后,洛林十字就成了“贞德”的象征,也是法国“爱国心”的象征。
正因如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沦陷后,新成立的自由法国的国旗上,就绣着“洛林十字”,为的是唤起爱国心,以贞德之名,收复失去的领土。
这不是很讽刺吗?
象征着法国爱国心的洛林地区,如今正被德军占有。
法国民众肯定要疯了。
“法国人哪怕拼了命也要夺回洛林,这种信念让各地狂热信徒蜂拥而出,他们将不顾一切地冲向德军。”
内阁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首到这时,他们似乎才渐渐明白过来,手心开始出汗。
对法国民众来说,这场战争己经不再是普通的“战争”,而是因“宗教”引发的“圣战”。
这是好事吗?还是坏事呢?
说实话,杜鲁门也不确定。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在这个时间点,法国的“总体战”己经确定无疑。
因为20世纪的“圣女贞德”,法国天主教再次燃起热情。
显然,天主教的元老们坚信宗教能再次统治法国,他们积极煽动参战舆论,这一点也一目了然。
简首就是十字军再现,疯狂至极。
可以预见,法国军队将背负着“洛林十字”这一抵抗象征,陷入堑壕战的地狱绞肉机,他们的疯狂己经越烧越旺。
法国的爱国情怀与宗教,产生了梦幻般的组合。
宣传口号显而易见。
杜鲁门露出微笑。
“这是上帝的旨意(Deus V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