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重生摩根金融帝国 > 第240章 美国战时经济棋局:资源、航运与金融巨头的协同操控

第240章 美国战时经济棋局:资源、航运与金融巨头的协同操控

,几乎可以说是罗斯福总统的眼中钉,地位岌岌可危。

更何况,罗斯福总统厌恶平克顿的做风,注定了他迟早会对洛克菲勒动手。

标准石油只要稍有松懈,就会立刻被盯上。

尤其是在有国家基金石油公司和海湾石油这样的替代者存在的情况下,罗斯福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但罗斯福总统也是个理智的人。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大大咧咧,十足的硬汉形象,但实际上他行事谨慎,考虑周全。

他以近乎顶尖的成绩从哈佛毕业,这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目前来看,美国团结一致才符合利益。

罗斯福认同杜鲁门的想法,而标准石油在俄罗斯的布兰诺贝尔暂时退出市场的当下,实际上处于霸主地位。

“多亏如此,现在就只剩IMM了。”

IMM。

它原本是JP摩根银行旗下的航运托拉斯,但在钢铁垄断战争之后,实际上己并入杜鲁门的旗下,经过不断合并壮大,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航运公司。

JP摩根银行和杜鲁门的股份原本相当,但在合并美国众多航运公司的过程中,杜鲁门的股份占比大幅提高,所以实际上IMM就是杜鲁门的航运公司。

而此刻,它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繁荣。

“实际上,IMM预告了创纪录的业绩。财政部下达的所有海上运输任务都由IMM承担,纽约兵器局运往法国的军需物资,也都由经过特殊处理的船只运输。”

“这么说,IMM实际上是美国唯一的航运公司了。”

“是的,罗斯福总统也表示,与国家战时产业相关联的产业,在战时应该维持垄断体制。”

“战时结束后也得维持。”

哼。

杜鲁门把可乐从玻璃瓶倒进玻璃杯。

可乐比酒好的原因就在这里。

开会的时候不能喝酒,但可以喝可乐。

不管怎样,感受着清凉的气泡,杜鲁门继续说道。

啊,嗝。

“……战时结束后也必须维持,是有原因的。航运业是规模经济的王者。规模越大,利润就越能最大化。反过来说,规模越小,风险就会呈几何级数增加,成本处理也会变得困难。”

“确实如此。”

“这得跟罗斯福总统汇报一下。航运公司又不是只有美国有,要想获得压倒性的全球竞争力,就必须得垄断。”

杜鲁门想象着美国航运公司称霸世界的场景。

在21世纪他来到这里之前,丹麦的马士基(Maersk)航运是世界最大的航运公司。

它不像杜鲁门这样通过并购,而是通过类似斗鸡博弈的方式,把竞争对手都挤垮,从而占据了航运业。

嗯,准确地说,是2M航运联盟占据了主导,但马士基航运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航运是国家战时产业。仅仅拥有跨国超大型航运公司,就能获得巨大的国家安全利益。首先运输量就非常惊人。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向法国倾泻大量物资。”

法国支付银行。

从法国的角度来看,要想确保法国支付银行不被切断,仅仅施加压力是不够的。

市场垄断者走向灭亡的最大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懒惰,不进行更新,肆意妄为,逐渐衰退,最终被带来全新模式的新兴竞争对手抢走市场。

没有优势。

那么,基本消费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转向其他选择。

所以必须要有优势。

而法国支付银行最大的优势就是IMM这家垄断航运公司。

“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运输的世界唯一航运公司。而且在世界各地的港口都至少有一艘商船,拥有强大的网络。能实现物资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精准送达的便捷性。”

实际上这就相当于配送业务。

但这个配送业务对于航运公司来说,几乎等同于生命线。

可以断言,在全球范围内能做到这一点的航运公司,几乎只有IMM和英国的冠达航运。

紧随其后的是德国的航运公司。

“资源供应网络由财政部介入,实现了美国的垄断,航运网络则由IMM不断吞并扩大势力范围。需求多得简首要爆棚了。”

美国现在只需要忙着数钱就行了。

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

这确实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但杜鲁门放弃担忧了。

反正他们就是要动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