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这个霸主。
一旦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奥斯曼帝国就可能成为同盟国的敌人。奥匈帝国绝不可能退出同盟。
“这对我们有利。”
奥匈帝国是重要的军事变量。
与法国协同作战时,东部战线并非完全没有威胁。毕
竟现在有半个亲英国家——奥斯曼帝国存在。
为了将德国军队集中在西线,就必须让奥匈帝国军队与奥斯曼帝国发生冲突。
虽然最好是让奥斯曼帝国成为同盟国,但这几乎不可能。
“是,陛下。”
施里芬沉重地点了点头。
看来胜算很大。
德皇面带微笑,站起身来。
“总参谋长,谈判地点定在波茨坦。考虑到需要加强安保,在德国国内举行更为合适。”
德皇用手杖重重地敲击地面。
随后放声大笑。
爽朗的笑声在宫殿内回荡。
“高兴起来吧。现在,德国只剩下胜利的未来。”
德皇是真的很高兴。
憧憬着德国即将踏上的光明未来,德国陆军总参谋长施里芬恭敬地行礼。
“我定不负期望。”
>>>
1905年。
哐当 - 哐当 -
“《普鲁士和平协定》,这是继《阿尔文斯莱本协定》之后吧。”
俄罗斯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正乘坐前往波茨坦的火车,前往德国。
他再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在前往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路上。
曾坚决延续到克里米亚战争的普鲁士王国的反俄情绪,因《阿尔文斯莱本协定》而被打破。
然而,之前的《阿尔文斯莱本协定》与这次的互不侵犯条约,在外交关系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是俾斯麦为发动普法战争而铺设的基石。”
一模一样。
德国渴望战争。
这次的德俄互不侵犯条约,同样是为满足德国的野心而签订的,谁能知道,其结果是否会像普法战争一样,引发对法国的入侵呢。
就像俾斯麦任首相时一样,德国实际上是在试图摆脱外交孤立的局面。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俄罗斯也将以这次机会为跳板,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
“陛下,战争归根结底是财政政策。”
“……维特部长,这又是什么新奇的怪论?”
维特部长的话打破了沙皇的固有观念。
沙皇皱了皱眉头,回头看向维特部长。
维特部长神情庄重,一脸严肃。
“这是因为战争本质上是为了获取赔款的掠夺行为,不就是为了从敌国狠狠榨取赔款而进行的侵略吗?”
“这……确实如此。”
“毕竟赔款最终会纳入国家财政,所以将其视为财政政策也无妨吧。”
“……疯子。”
刹那间,沙皇感到一阵寒意。
这奇特而扭曲的逻辑结构,似曾相识。而且是在很近的时间内见过。
在哪里呢?
在哪里见过呢?
突然,一道闪电划过沙皇的脑海。
他猛地睁开眼睛。
“……杜鲁门。”
“啊?”
“呃,没什么。”
沙皇清了清嗓子。
然后,他带着怀疑的目光看向维特。
正所谓近墨者黑。
沙皇连连点头。
“以后离杜鲁门远点。那家伙肯定患有某种精神传染疾病。”
“是,陛下。”
“你回答得毫无生气,是我的错觉吗?”
“不是的。只是,既然接受了美国的救助金融,就不可能远离杜鲁门。”
“……确实如此。”
沙皇叹了口气。
他听闻杜鲁门是美国不世出的天才,是将美国发展提前数十年的世纪伟人。
也听说他是策划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疯子。
当然,必须与这样的人友好相处。
只是,他实在无法理解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逻辑结构。
本能地产生抗拒反应。
“咳咳。陛下。”
维特部长清了清嗓子。
沙皇又从思绪中回过神来。
突如其来的尖锐头痛,让他不禁捂住了额头。
杂念太多了。
唰啦。
窗帘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