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般的物价,欧洲大陆在呻吟。
俄罗斯的禁运措施引发物价灾难。
因突如其来的通货膨胀而痛苦的民众,俄罗斯谷物出口中断致使谷物价格飙升至最高10倍。
法国示威队伍高呼“给我们面包”进行示威。
面对物价无止境的飞涨,各国财政部纷纷拉响紧急警报,他们的选择关乎国运。
——《华尔街日报》(WSJ)
这是几周前的新闻报道。
媒体聚焦于欧洲谷物市场的突然波动,报道了民众因物价飞涨而痛苦呻吟的惨状。
欧洲大陆与俄罗斯的关系降至冰点,民众只能用原本够一周买粮食的钱,勉强解决一天的温饱。
疯狂的通货膨胀,他们必须在物价上涨中求生存。
“没有哪个商品价格涨得像食品这么离谱。粮食越少,中间商的力量就越强大。”
恶性循环就此展开。
中间商更容易垄断日益减少的粮食,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倒卖。
那些不得不花10倍价格买面包的民众陷入了恐慌。
当然,这种情况不董事长期持续。
“该做什么一目了然。”
打击中间商,采取措施稳定物价。
财政部的职责很明确。
通货膨胀来了?那就降低物价。
基于这样的常识,中央银行开始行动。
纽约
财政部下属金融服务局
在纽约大型银行云集的华尔街中心,杜鲁门密切关注着欧洲的局势。
詹姆斯向杜鲁门搭话。
“这就是通货膨胀啊。”
“这不是通货膨胀。”
“啊?欧洲大陆物价都呈几何级数上涨了啊?”
“嗯。”
物价飞涨,确实像是通货膨胀。
但这并非真正的通货膨胀。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次的通货膨胀是俄罗斯人为控制供应,引发的自然资源冲击,并非自然发生的通货膨胀。
这是人为造成的。
而人为的冲击会带来副作用。
也就是说,这不是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政策能够解决的问题。
既然是人为造成的自然资源冲击,那么物价和经济都会遭受重创。
“这是滞胀。”
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这两个可怕的因素相互作用,便造就了如今这地狱般的局面。
供应限制导致物资短缺,通货膨胀加剧。
原材料供应不上,价格又昂贵,工业生产能力人为下降,经济衰退随之而来。
“现在这情况无法解决。”
要解决滞胀,办法并不多。
最好的办法是在工业生产能力遭受永久性损失之前,通过谈判恢复供应网络。
但俄罗斯现在正怒不可遏,只有杜鲁门斡旋谈判才有可能进行。
其次是参考20世纪美国解决因石油波动引发滞胀的方法。
保罗·沃尔克,“通胀斗士”。
他通过大幅提高利率来应对通货膨胀,最终打破了滞胀局面。
当时也是因石油波动,出现了和现在类似的情况。
只不过现在是石油波动加上谷物波动的双重冲击。
“民众会叫苦连天的。”
“大幅提高利率”,保罗·沃尔克为了抑制通胀,将基准利率提高到了20%。即便市场最低只提高5%(实际上可能更高),那也意味着高达25%的惊人利率。
这可是一级金融市场的利率。
到二级金融市场,利率可能会飙升至80%甚至更高。
简首是疯狂的利率。
但结果是,通过这种极端的紧缩政策,吸纳了市场上的资金,抑制了通货膨胀。
“法国现在能把基准利率提高到20%以上吗?法国作为消费主导型国家,基准利率涨到20%,就相当于放弃经济发展。”
这就像饮鸩止渴。
法国现在就像被俄罗斯狠狠反击,又被各种问题缠身。
其经济根基因滞胀这场灾难而摇摇欲坠。
“……那法国会怎样呢?”
他们除了自我了断,几乎没有其他生存办法。
而且这种自我了断的手段极其残酷,近乎自杀,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能存活下来。
滞胀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只能听天由命了。”
“听天由命?”
杜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