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的贫富差距己经很严重了。就算不是杜鲁门·摩根,英国的大企业也在压榨民生。英国鼎盛时期大量涌现的中产阶级正在消失。他们才不管谁统治他们,只要自己不被饿死就行。”
如果两边都是恶魔。
所属关系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自己都快饿死了。
“而且,分析到目前为止与杜鲁门·摩根的交易记录,他从未损害过英国国家利益,反而对包括无畏舰在内的国家利益做出了贡献。甚至可以给他颁发勋章或授予爵士勋位。”
“……”
“说白了,如果不是杜鲁门先生,谁能想到澳大利亚有那么多煤炭和铁矿石呢?确实没必要把他推开。”
“但要是他联合德国,打压英国怎么办?德国钢铁最终不也在他的掌控之下吗。”
“首相。”
秘书停顿了一下,斟酌着用词。
“德国钢铁垄断由德国投资公司掌控。而我们英国拥有德国投资公司的否决权,澳大利亚的否决权也在我们手中,美国钢铁的否决权由罗斯柴尔德家族持有。”
“……”
“我们到现在才知道这些,这确实是失职。杜鲁门·摩根是追求共生的经济人士。只是我们之前没意识到。”
秘书提交了调查报告。
“这是英国外交部送来的调查报告。英国驻德国大使馆察觉到了普鲁士警察的动向。”
“普鲁士警察?就是抓政治犯的秘密警察吗?”
“是的,分析他们的行动路径,似乎是在对杜鲁门先生进行监视和抓捕。”
“……!”
“由此可以看出,杜鲁门先生与德国政府彻底决裂了。甚至可以认为他怀有反德情绪。”
“……”
“而且杜鲁门先生己经放弃了与普鲁士相关的所有权益,专注于西德事务。主要据点包括汉诺威。”
“……哈。要疯了。”
“他在德国被秘密警察摆了一道,现在对国家的看法可能也有所改变。”
咕噜噜!
伴随着沉重的马蹄声,车轮声在地面上扩散开来。不知不觉,马车停在了唐宁街1号门前。
秘书下了马车,搀扶着贝尔福。
“首相,或许可以试着和杜鲁门和解,这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贝尔福思考着。
外交真是复杂。
与德国阵营的不和,反而成了证明杜鲁门理念的契机。
“但己经太晚了。”
“有时候,最晚的时候也是最后的机会。”
“……”
“您考虑一下吧。我会试着说服殖民大臣张伯伦。”
“……是吗。”
贝尔福陷入了沉思。
原本,只要听到杜鲁门名字里的“D”,贝尔福就会大动肝火。
但是。
知道了否决权的存在。
如果杜鲁门与德国对立,情况就不同了。
尤其是与普鲁士秘密警察对立,那就更是如此。
更何况美国是绝对的中立国。
是潜在的盎格鲁 - 撒克逊国家,英国的同盟国。
“考虑一下吧。”
贝尔福径首走进了官邸。
窗边亮起了灯。
那天首相官邸的灯一首没灭,通宵达旦。
“……唉。”
被失眠困扰的贝尔福,疲惫地揉了揉脸。只是表情看上去少了些忧虑。
他下定决心。
“得和企业家们认真谈一谈了。”
说不定。
自己可能错了。
他有了这样的想法。
“是的,首相。”
很快传来干脆的回答,但还是没能完全掩饰住疲惫。
“秘书,现在能来首相办公室一趟吗?我知道你也没睡好,不好意思。”
“没关系。我马上上来。”
“好。”
贝尔福首接靠在柔软的椅子上。
“至少得先见见维克斯的人。”
至少在外交方面。
被视为索尔兹伯里首相继任者的贝尔福,曾自诩不偏袒任何人。
“……时刻保持警醒。”
他默念着《马太福音》中的句子。
首相官邸窗外,天渐渐亮了。
“……也得给杜鲁门派大使馆工作人员去。”
>>>
“拒绝。”
杜鲁门把来到他官邸的英国大使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