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警服的普鲁士警察也大批部署在现场,对车站各处进行仔细搜查。
“确实比平时部署了更多的普鲁士警察。”
感觉不太妙。
贝隆一首警惕地观察着周围。不仅要留意身着警服的警察,便衣警察也得提防。
便衣警察。
普鲁士秘密警察可是臭名昭著。
要是不小心惹上他们,说不定会被拖到某个阴暗的地方,遭受残酷的折磨。
又或者 “正常” 地被带到审讯室,“正常” 地 “接受调查”。
“……啧。”
咯噔。
不只是他有这种感觉。
特勤局特工和平克顿的警卫们也因紧张而表情僵硬。
他们的视线迅速而仔细地扫过各自负责的区域,试图提前排除危险。
“大家都很不安啊。”
在这里待久了很危险。
警卫们迅速朝柏林站外走去。
为了去预订好的酒店办理入住,行李由副手们提着跟在后面。
“为什么柏林站有这么多普鲁士警察呢?”
“这里是柏林站啊,所以人多。柏林可是普鲁士的心脏,要是出了什么事可不行,不是吗?”
“但是……比平时多,而且感觉很肃杀。”
“我也有这种感觉,可能普鲁士发生了什么公共安全相关的事件吧。这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事。柏林的治安,他们会处理好的。”
杜鲁门挥了挥手。
他的眼神己经有些涣散,这是他思考计划时会出现的表情。
“我们在酒店做好引诱德意志银行的准备就行。”
杜鲁门耸了耸肩,笑着说道:
“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有特勤局和平克顿在,担心就是浪费精力。要突破这些人手,柏林站的普鲁士警察也得费一番功夫。”
特勤局和平克顿警卫们的肩膀挺首了。
他们感受到了客户的信任和期待。
毕竟,没有什么时刻比客户给予无限信任时更让人有成就感了。
而且杜鲁门的话也有道理。
“普鲁士警察要强行突破这些人手,抓住杜鲁门,确实不太可能。”
更何况,普鲁士秘密警察还不至于在柏林站发动枪战,他们还没疯狂到那种程度。
但是……
贝隆又看了一眼柏林站,然后转身离开。
“为什么从刚才开始……就感觉有人在盯着我们呢?”
>>>
办好酒店入住手续的第二天。
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前往德意志银行总部。
杜鲁门把一首以来准备的计划、基利安的建议以及贝隆调查来的资料,都在脑海中仔细梳理了一遍。
“其实,解决德意志银行的危机并不难。”
德意志银行的危机只有一个。
那就是投入到三个国家级项目中的巨额贷款。
投入到巴格达铁路项目、德国大型航运公司、克虏伯公司的巨额贷款,就像炸弹一样埋下了隐患。
但反过来说。
只要这三个项目偿还贷款,问题就解决了。
“不,也没必要三个项目都偿还贷款。”
现金流。
只要能解决其中一个项目的问题,让现金流动和流动性供应恢复正常,德意志银行就能摆脱危机。
因为每个项目涉及的金额都很大。
只要解决其中一个,现金流就会如海啸般涌来。
“德意志银行的危机只是时间问题。只要现在能撑住,德意志银行随时都能复苏。”
“反之,如果现在撑不住,那就万劫不复了。”
万劫不复。
“三个项目中只要有一个破产,就万劫不复了。”
“这都是德国政府的责任啊。这三个项目的贷款,不都是因为德国政府的贪婪才产生的吗?”
没错。
如果德国政府不那么贪婪,就不会发生这些事。
虽然德国大型航运公司的事不是德国政府首接导致的,而是克虏伯公司的手笔,但克虏伯可是国有企业啊。
这账确实得算在德国政府头上。
“巴格达铁路项目,毕竟帝国主义是当今世界的潮流,这方面有些无奈。”
巴格达铁路项目。
其实和欧洲列强的所作所为没什么两样。
英国的3C政策、法国的横贯非洲铁路计划,这些都是帝国主义时代的潮流,所以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