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完用咽了口唾沫。
他的眼睛早己被金钱蒙蔽。
“要是,我是说要是……卖掉整个国家,能得到多少报酬呢?”
啊。
这才是杜鲁门认识的李完用。
“0美元。”
“啊?”
“这是非卖品。”
杜鲁门转动着手指说道。
“请记住我之前说的,我们不想要殖民地。”
杜鲁门表情严肃,冷哼一声。
在美国,“殖民地”这个词有点像禁忌语。我们自诩为自由主义阵营的火炬,这家伙现在是想打着什么算盘来试探杜鲁门呢。
“对,对不起。”
或许是西方人的基因起作用,成年后身材高大了些,压制李完用足够了。
在杜鲁门的气势压迫下,李完用乖乖坐下,在条约上签了字。
>>> 条约签订后的布局与行动
联邦储备系统会议室。
李完用离开了。
他以全权代表的权力,把韩国的未来交给了杜鲁门,然后拿着约定的回扣走了。
既然他得到了理财代理的职位承诺,就会成为我们的“卖国图腾”,为我们所用。
“每次高宗拿到权益,都给他塞点钱,只要保证他的面子和权力,他这种人会把所有东西都掏出来的。”
当然,这只是他现在拥有的权力。
不知不觉间,他未来的权力也会逐渐被削弱。
杜鲁门想把这种权力平衡慢慢向内阁转移。
3000万美元的债务,用权益置换的代价和回扣,杜鲁门买来了韩国的未来,还获得了干涉韩国财政的权力。
啪嗒。
全权代表一旦签字,这就成了必须遵守的条约。
“要是违反,就向国际常设仲裁法院起诉。”
毕竟这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常设仲裁法院的成员中有格里克斯前法务部长,有他在让人安心。
其实杜鲁门也不想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
但要从太平洋进军大陆市场,韩国这个陆上桥头堡必不可少。
“想瓜分韩国,可它连金融体系都没有,根本没法下手。”
没办法。
只能先建立金融体系。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实现产业近代化。刚才签订的条约,就是为此奠定了部分基础。
“詹姆斯!”
“是,少爷。”
杜鲁门一叫,詹姆斯就从隔壁房间开门进来了。
“都听到了吧?”
“是。”
很好。
首先要落实宗教自由这一条款。
为了让美国人和欧洲的企业家们能在韩国开展业务,文化同化是必要的。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文化主义。
但在文化上没有亲近感的国家,能有多少人愿意去开展业务呢?
为了实现近代化,必须尽可能文化同化。
嘶啦——
“把这个信封交给洛克菲勒会长。”
“这是什么?”
“请求派遣浸礼会传教士到韩国的申请书。不是一两个,而是数百人规模。”
“啊?”
洛克菲勒会长不仅在产业界,在全美浸礼会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以洛克菲勒会长虔诚的宗教信仰来看,很有可能欣然答应派遣传教士的请求。
嘶啦——
“这封信是给我父亲的。”
“这是……”
“请求美国圣公会和英国圣公会总部向韩国派遣数百名传教士的申请书。”
“天哪……”
如果说浸礼会有洛克菲勒,那么圣公会就有摩根。
嘶啦——
“而且,要向穷人传播宗教的话……救世军应该不错。”
“你说的是英国那个军队式基督教派的救世军吗?”
“对。也给他们发一份。”
最后,
嘶啦——
杜鲁门封好信,递给詹姆斯。
“啊?”
詹姆斯看了看信的收件人,吃了一惊。他用颤抖的眼神看着杜鲁门。
“这是……”
“就是你想的那个地方。”
要做就做到底。
这是杜鲁门的座右铭。
“也给巴黎外方传教会发一份。”
巴黎外方传教会。
一提到法国传教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