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认为,每年把华南平原纳入三井物产旗下,假以时日,终有一天能垄断中国华南平原。”
“在倭国获取农田也不是难事。”
“杜鲁门董事的手段,我可是如雷贯耳。”
“但有一点我不理解。”
嘉吉,这家公司,一首坚持股份投资、上市,不接受任何外部的经营干涉,凭借自身力量疯狂成长,是一家非上市的家族企业。
然而,这样一家垄断了人类粮食40%的超大型企业,一个家族能垄断人类粮食的40%,这种疯狂的偶然性,就算小说家拿来当素材,都会觉得荒诞。
可为什么他会想要合作呢?
“呼。”
麦克米伦长叹一口气,从口袋里掏出雪茄,放进嘴里。
“我想杜鲁门董事你大概也知道。我们嘉吉家族的家主对铁路公司进行了大量投资。说得夸张点。”
“啊。”
黑色星期西,没想到又和这个联系上了。
“难道……”
“对,黑色星期西到来的原因是铁路公司虚假会计的曝光。但在那之前,华尔街传出大型银行大规模资金支持的消息,震撼了整个华尔街。有一周时间市场呈现出极度繁荣。”
“……”
哎,这事儿杜鲁门最清楚不过了。
“对,当时家主似乎加大了投资。虽然保住了股份,但个人破产了。给嘉吉留下了巨额债务后,家主去世了。”
麦克米伦又叹了口气。
他脸上渐渐浮现出愤怒的神色。
“那个老东西到死都握着经营权。”
“这确实让人头疼。”
“所以要把那个老东西从嘉吉清除出去,我只能用压倒性的业绩把他压下去。”
杜鲁门终于明白他为什么来找自己了。
但仅仅扩张中西部大平原的业务,对嘉吉以往的成就来说只是小打小闹。
所以他才对东亚的水稻产业感兴趣。
倭国的水稻产业规模不容小觑,清的水稻产业就更不用说了,潜力巨大。
“在香港待了半年,我己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的能力,现在就差大规模种植了。”
“连德克萨斯州北部平原地区也在考虑范围内。要是我们合作的三井物产能垄断东亚的水稻产业呢?”
“东南亚水稻产业的80%加上东亚水稻产业的垄断。”
作为黑色星期西的余波,这可出乎杜鲁门的意料。
这大概是杜鲁门来到这个世界做过的最成功的事了。
蝴蝶效应引发的风暴可不是开玩笑的。
当然,这是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
麦克米伦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清朝现在局势混乱,他们连好好种地的能力都没有。眼下正面临着战争和革命,随时可能陷入血腥动荡。倭国今年的播种期也荒废了,水稻生产预计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现在是再好不过的时机。”
“对,完全正确。”
杜鲁门靠在椅背上,陷入沉思。
脑海中快速计算着。
如果垄断东亚和东南亚的水稻产业,破坏各国的自给自足能力,我们就能掌控三国的命脉。
要是我们不供应大米,那些只相信我们、依赖我们种植水稻的农民,说不定明天就会陷入挨饿的境地。
“当然,做生意嘛,不会那样做,只是价格会稍微高一点。”
嘉吉的恶名远扬。
每年数百万吨的玉米被报废处理,只为维持玉米价格不下跌。
到21世纪,仅美国大平原地区每年就能大规模种植5亿吨玉米,其中3亿吨用于饲料。
施肥时甚至动用飞机,规模疯狂至极。
这些足以让挨饿的人类吃到肥胖的充足谷物,却为了保护价格而被报废处理。
“嗯。”
见杜鲁门陷入沉思,嘉吉的人似乎有些着急,向杜鲁门提出了一个建议。
看他的样子,嘉吉的情况似乎比杜鲁门想象的更严峻。
“你有没有兴趣进行股权投资?我们嘉吉有意与三井物产进行股份交换。”
“成交。”
杜鲁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 与嘉吉达成股份交换投资协议后
与嘉吉达成股份交换投资谅解备忘录后,杜鲁门的行动节奏进一步加快。
《朝日新闻》报道:
[倭国支付银行:“财阀己解体。未来计划通过倭国专业经理人实现稳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