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多寒碜,你再看看你弟弟,年纪小又不能干活挣工分,倒是嘴巴甜,装乖,卖巧,在婆婆面前多少能哄着一些吃的,这晚上睡觉前去老两口屋里干啥肯定是吃东西呗,他们肚子晚上就不用饿,说到这,何庆喜的肚子咕咕就开始叫起来了。”两人越说越气,决定第二天找爹娘理论一番。
第二天一大早,何庆喜两口子就来到爹娘屋里。何金皱着眉头问:“一大早的,你们来干啥?”何庆喜把心里的不满一股脑倒了出来,何金听后,气得拍桌子:“你们只想着自己,怎么不想想家里的难处!这些年供你们读书,给你们成家,容易吗?”何庆喜被说得哑口无言,廖慧荣也低下了头。这时, 郭招娣走出来,语重心长地说:“一家人就该相互扶持,别老计较这些,有困难一起克服,日子总会好起来的。”何庆喜两口子听后,低下了头 ,谁也没看到何庆喜眼里的不甘。每次都用这话来搪塞自己,供自己读书,读几年不就是把小学毕业了吗?自己想上初中又不让去读,还说认识那么多字有啥用?现在你看看人家何庆学。他都懒得和自己爹娘掰扯这事儿,反正爹娘就是不待见自己,一心向着其他几个?早晚也会让这老东西后悔,这是何庆喜心里想的。
何庆喜表面上认了错,可心里的怨恨却越来越深。他悄悄拉着廖慧荣出了门,低声说:“咱不能就这么算了,得想个办法让爹娘知道咱们的厉害。”廖慧荣眼睛一转,出了个主意:“要不咱去大队举报,说娘在食堂做饭。有私心,把好东西都留给自家人。”何庆喜听了,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两人一拍即合。
到了大队部,他们把想好的话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通。负责记录的干部皱着眉头,说要调查清楚。这时候大食堂的打饭铜锣敲响了,每家多数都是婆媳,或者是姑嫂来打饭,都拿着两个大盆。有的婆婆带着儿媳妇儿,风风火火的杀到了厨房。
当这些人都打完了以后,只见何金老婆,郭招娣把自己家要带回去的饭菜倒在一个盆里,这也是每天她往回带饭菜的原因,因为在食堂帮忙干活做饭,几个婶子基本上也都这样,所以剩下他们把自己家的都打好以后。没等走呢。村里的几个干部就发现这几个婶子打的粥明显比村子里人的都厚多了,而且饭量也多出了一两碗的样子。
调查结果出来了, 这几个婶子都非常尴尬,因为被村里领导当着面儿给一顿臭骂,还被人给举报了,这何庆喜两口子不但得罪自己婆婆,还把这几个做饭的人都给他得罪了。
而这几个人,多数都是跟这几个村干部家关系好,或者有点儿亲戚的。没办法,你能怎么罚? 书记看到这些人都这样,没办法,就说明天开始轮流,从村里妇女选择做饭,每家妇女必须参与1~2个人,10个人为一天挨家挨户来。这几个妇女一听自己家的福利没了,心里别提多怨恨何庆喜两口子了。当天晚上,几个婶子就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有人提议给何庆喜家使点绊子,让他们也尝尝苦头。第二天轮到何庆喜家派妇女去食堂做饭,廖慧荣硬着头皮去了。那些婶子表面上客客气气,暗地里却处处刁难她,让她干最重最累的活。廖慧荣有苦说不出,只能咬牙忍着。
何庆喜得知老婆在食堂的遭遇后,气得暴跳如雷,又想去找那些婶子理论。何金把他拦住,骂道:“你自己惹的祸,还好意思去闹!好好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何庆喜被骂得不敢吭声,但心里的怨恨更深了。他决定找个机会再报复回去,却没意识到,自己的这些小心思正把家庭关系推向更糟糕的境地,而村里的这场风波,也远没有结束。
当廖慧荣把晚饭带回来的时候,看着稀的能照出碗底儿的样子,这婆婆郭招娣可不答应了,就给廖慧荣一顿骂,廖慧荣只能开始忍着,而郭招娣把自己家被举报,还是这儿媳妇儿穿着儿子去的。这火气可就上来了,吃饭的时候只给廖慧荣一碗稀粥,窝窝头一个也没给,廖慧荣不干了,这不开始在桌子上争执起来。不知哪句话说不对的,婆媳俩竟然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