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
年轻的时候,他凭一己之力压下对百姓的增税,所有人都提出对百姓增收税金,是他在大殿之上质问群臣:你们坐在这个位置上,可曾去下去看过百姓的生活,可知道百姓们一滴滴汗水种出来的粮食售价多少?可知道百姓们一针一线做出来的物件能换几斗大米?可知道养一只鸡鸭鹅需要几年?更别说养猪养牛养驴了。
有人反驳那他知道吗,他对答如流,甚至还将所有百姓们务工务农手工所有的工价都写在奏折上呈了上去。
皇上看后,首接否定了增税。
他身在工部,负责营造工程、水利、交通等事务,是最好捞油水的,可是他一点也没有捞,还倒贴钱给百姓修缮房屋。
但凡是经过他手里的工程,他都反复检查质量,有的人笑他给自己找事做,有的人笑他傻,还有的人笑他又不是自己家里的这么上心干什么?
他只是笑笑不语,在一次地动?中,好些工程都塌了,只有他负责的那一片毫发无伤,百姓们也只是受了一些惊吓。
他兴修水利,保土安民,深受百姓爱戴。
后来,他攒了好些年的银子,买了一块地准备盖府邸。
却听见风水先生说这是一块宝地,有了此风水宝地,家里必定世代出公卿。
他想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自己又还没有孩子。
他说:既然是块宝地,与其拿来盖私宅,只能旺自己一家,不如送给天下之人,来这里读书学习,那来日必定是人才辈出。
于是,他将此地贡献出来做书院了,也就是如今最出名的百川书院。
培养了不少人才,也是他觉得百姓赚得太少,引进其他国家与大兴的贸易交易。】
说起这个,文武百官们对太师还是很佩服的,他毫无畏惧,顶着被杀头的风险,冒死进谏,保全了百姓。
还能在别人对他动刀,他将刀缴械了,爬上了百官之首,再到三公之首。
他能文能武还能下田和百姓一起插秧,就连女子的刺绣他也绣上几针。
就是操心太多,年纪大了,身子也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