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荡魔祖师爷 > 第121章 要给就大方点

第121章 要给就大方点

说完,太上皇自己都叹息一声,“要不是景祐实在太年轻,朕都想给他个世袭的侯爵爵位了。”

隆德帝张张嘴,正想说些什么。

太上皇直接挥手打断,说道,“皇儿,当初那忠靖侯抡起功劳,还远比不上景祐今日之功。

为何当日他被封忠靖侯,到了景祐这里,你却迟疑不决?”

隆德帝一愣,本想说史鼎那是靠着拼命,搏出来的侯爵爵位。

但今日李景孝不仅救驾,而且还是救了两个皇帝,顺带着又救下满朝文武。

说功劳没史鼎高,明天就会被人笑话死。

朝臣们心里,也会觉得赏罚不公。

而太上皇则心里很清楚,自己这儿子,又是犯了疑心病。

生怕李景孝地位越来越高,将来会造反。

可他也不想想,从古至今,只要赏罚分明,人家想造反都没借口。

一旦名不正、言不顺,就没几个人愿意跟着造反。

越是聪明人、越是有才能的人,也越不会跟着这种人造反。

朱棣造反,都要打出‘清君侧’的名号。

北征北元,实在找不到理由,居然扯到汉高祖刘邦曾在漠北受辱这事上面去。

他爹朱元璋的理由,就响亮和名正言顺多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老朱不仅做到了,还夺回已经从中原王朝手里,失去了五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所以老朱的历史评价才会那么高。

而且爵位再高,手里没兵权,也不可能造反。

所以在太上皇心里,与其给李景孝升官,还不如‘进爵’。

爵位虽好,但到底是‘位高而无实权’。

别说侯爵了,没兵权的公爵,仅仅只是地位足够高而已。

反倒是那些镇守边关的武将,还有亲王、郡王什么的,才是最需要防备的人。

至于文官,明朝之后的封建王朝制度,早断了文官造反的所有条件。

隆德帝想明白后,很是赞同的点点头说道,“那就封景祐兴安侯,世袭三代不降等?”

太上皇想了想,摇头说道,“要给就大方点。”

隆德帝无奈叹息一声,但转念一想,史鼎都是世袭忠靖侯,确实显得吝啬了些。

而且李景孝不是带兵打仗获得的大功。

即便爵位高,也和兵权无关,影响不到军方。

这反而是加分项。

太上皇见自家小气的儿子最后点头,答应封李景孝世袭兴安候,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就说道,“毅顺郡王虽死,但罪过却消除不了,夺郡王爵位,子孙后代发配崖州。”

对差点就让大周文武全灭的罪魁祸首,隆德帝心里即便有不少的疑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嘴上却答应的说道,“就按父皇的意思办。”

说完,隆德帝张张嘴,想提起锦衣卫指挥使周伯益。

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周伯益感染了蛊毒,即便最后没造成任何负面影响,但光是冒冒失失的闯进宫里,罪过就不小。

继续让他坐着锦衣卫指挥使,就显得不合适了。

即便是周伯益自己,应该也明白,自己能顺利辞官,都是最好的结果了。

否则,御史们一定会成天找他的麻烦。

甚至弄死他的心都有。

但周伯益到底是隆德帝亲自提拔的心腹,即便真要换掉他,隆德帝也觉得,这事没必要和太上皇说。

太上皇左等右等,见皇帝就是不提周伯益。

不免皱眉的盯着皇帝看了好一会。

隆德帝心里的压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

不止一次想过,要不还是放弃周伯益算了。

免得因为他这个已经没了用处的手下,就和太上皇斗起来。

只是一想到自己这边能用的人手本来就少,要是这些人再和自己离心离德,那就真是个傀儡皇帝了。

一咬牙,干脆闭上眼睛不说话。

换成以前的太上皇,肯定会骂皇帝一顿。

但修炼出真气后,修道的心思越发的坚定起来。

自己大部分时间放在修炼上,那就必须有人管理这个国家。

所以太上皇权衡利弊,最后还是说了句,“让周伯益自己上书身体不适,告老还乡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