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穿越明末成饿殍 > 第215章 皇太极退兵

第215章 皇太极退兵

关在喊杀声中易手。杏山的守军们握着锋利的刀剑,和城内百姓众志成城,但缺乏训练和实战被莽古尔泰的大军一鼓而破;松山的士卒、百姓在城下射来的箭雨中死伤惨重,最终城破人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凌河堡的抵抗最为绝望。守将带着一群连阵型都排不整齐的新兵,用石块、金汁、滚木砸向登城之敌。当后金兵破城时,一名新兵颤抖着点燃火药桶,巨响过后,城头只留下满地碎肉与残破的军旗。

笊篱头堡、灰山堡的陷落同样惨烈。莽古尔泰每破一城,便将幸存青壮捆作肉盾,逼他们攻打下一城。老弱妇孺的哭喊声响彻辽东大地,而宁远城头的火炮始终沉默——钱守庸每天听着城外的一座座堡垒被后金攻破,却无能为力,只能将拳头砸在案几上,震落满手血痕。

这一月里,宁远城彻底成了一座孤岛。议事厅内,李师爷声音发颤:"督帅,三旅驻守在城外八个堡垒的两个团…已经全军覆没了,一个跑回来的都没有。"钱守庸盯着墙上悬挂的宁远战役地图,突然掀翻案上茶盏:"传我将令,拆了城中庙宇!砖石全部搬到城头御敌!再次提高杀敌赏格,击伤后金一人赏五两银子,斩首一颗赏银十两!我钱守庸誓与宁远共存亡!"

而此刻的后金大营,皇太极抚摸着高志强的首级冷笑:"钱守庸,我倒要看看,你死守的到底是大明疆土,还是自己的乌纱!"帐外传来降卒、百姓的哀嚎,他们正被驱赶着一步步走向盛京的方向,为未来的主子们贡献自己的余生,身影在夕阳下缩成一个个扭曲的黑点,恰似宁远城即将迎来的命运。

宁远城外堡垒尽失后的第三日,钱守庸召集众将齐聚议事厅。一阵风裹挟着血腥气灌进厅内,他的披风在穿堂风中猎猎作响。钱守庸扫过满堂士气低迷的将领。

“诸位!”钱守庸猛地拍案,震得茶盏里的残茶泼溅而出,“我军求援奏报送达京师已整月余!宁远乃辽东首府,圣上岂会坐视不理?”他的目光扫过墙上标满各种符号的战图,“祖大寿那老匹夫肯定与后金勾结无疑,妄图借刀杀人除掉本官,但在朝廷严令下也不敢公然抗命不来救援。后金人口匮乏,耗不起持久战。皇太极围城月余不敢强攻,足见其忌惮我军火器!不出旬日,皇太极大军必撤!”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惊起梁间栖着的乌鸦,扑棱棱的振翅声更添几分肃杀。

张德紧握腰间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督帅所言极是!末将新掌督标师,麾下兄弟皆与后金有不共戴天之仇。只要有一人一马,定与宁远城共存亡!”他望向厅外焦土,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祖大寿那点算计,不过是跳梁小丑!等援军一到,定叫他和后金都付出代价!”

满天星突然一脚踢翻身旁的长凳,震得墙上的箭矢图哗啦啦作响:“什么援军?什么朝廷严令?八座堡垒被屠时,祖大寿的援军在哪?分明是想等我们和后金两败俱伤!”他独眼通红,腰间佩剑已然出鞘三寸,“那些兄弟的血不能白流,等鞑子一撤,末将定要带兵去会会这老贼!”

苏怀玉却默默将布巾缠在剑柄上,沉声道:“与其指望豺狼,不如握紧手中刀。”他的目光扫过墙上的城防图,“鞑子退军后,祖大寿定会来抢地盘。我们可以提前在城内督师府埋伏刀斧手,邀请他入城商议辽东此战后续善后事宜,待其入内伏兵尽出,乱刀砍杀了他。然后督师您率兵出城以祖大寿首级号令其余部,谁敢不从排枪毙之,则辽东事权可一,后金可平。”

钱守庸的目光扫过过激的众将,猛地抽出尚方宝剑拍在桌上:“够了!此刻与祖大寿内讧才是让皇太极称心如意!”剑身与桌面相撞发出嗡鸣,“传令下去,所有将士轮班休整,城头增设望哨。待皇太极大军撤退……”他的眼神突然变得森冷,“我要让他们知道,宁远的每一块砖石,都沾着大明儿郎的血!祖大寿若敢轻举妄动,本官定以尚方宝剑斩其狗头!”

七日后的寅时三刻,探马踉跄着撞进帅帐:“报——后金连夜拔营,朝沈阳方向退去!”钱守庸倚着城垛望去,只见北方地平线上烟尘渐散,空荡荡的营垒里还飘着未燃尽的军旗。他握紧腰间玉带,喉头泛起苦涩——这场用八座堡垒、三千儿郎性命换来的对峙,终于熬到了头。

然而第二日破晓,祖大寿的关宁铁骑便如黑云般压至城下。上万骑步兵铁甲锃亮,长枪如林,“祖”字大旗在风中翻卷。祖大寿一夹马腹,坐骑嘶鸣着踏过满地碎砖:“钱督师!本总兵奉圣命驰援,为何紧闭城门?”

钱守庸扶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