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氏思索了片刻,觉得这方法可行。
这比首接把人赶走可是好太多了。
万一,那些姑娘中,有愿意的,那石蛋的婚事也能定下来。
老王氏回了堂屋,对着一屋子的婶婆和她们带来的姑娘,把李铁头出的主意,转了一下话,委婉的谢绝了那些婶婆的好意。
“我们李家大房的石蛋,如今也到了议亲的年纪,若是你们不嫌弃,要不相看我们家的石蛋。”
今日带来的这些姑娘,都是在场婶婆的娘家人,还有的就是那些官宦人家姑娘。
本来官家姑娘,家中的人是不同意让自家姑娘来的。
奈何李青云自身的条件实在是太好。
这看中了自然是好的,可若是相看不中,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由着婆婆带着出去玩一玩,这事也没什么好说的。
在他们西南地区,规矩没有那么大。
那些婶婆一听主角从李青云变成李青山,一个个都人精,拉着身边的姑娘就走。
李青云和李青山,一个是天一个是地。
他们还是分得清好坏的。
老王氏见那些人转头就走,心里一松的同时,又揪心了一回。
她心里头到底还是担心他那大孙子的婚事。
到后面,屋里还留下了两三个姑娘,留下的都是村里头的姑娘。
那些婶婆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虽然李家分了家,到底是堂兄弟,若是日后能帮衬帮衬,日子肯定也比一般人家好过。
别说是京城做官,就算是小地方的一个官员,那李家大房的门第也比一般农户高了不少。
老王氏细细打量了留下那三个姑娘,样子自然是没得说,而且都是农家出身,跟她大孙子正合适。
于是兴高采烈的找到大房的赵氏,带上李青山去堂屋相看。
以往都是画像,现在能见到本人,那可是难得的机会。
赵氏本来心中还郁闷,这西房的石头都还没有到议亲的年龄,这姑娘都上赶着到家里了。
她家的石蛋,议亲都有一年了,一开始还有人帮着说媒,现在连一个说媒的人都没有。
现在见有几个姑娘,愿意留下来相看,赵氏心中还是有些自得。
岂料赵氏跟李青山说了这事,李青山说什么也不肯去,“那些俗物,我不要。”
如今李青山满心满眼都是陈家姑娘,他这辈子就是只想娶她。
在他心里,陈家姑娘才是他的良配。
“你先去看看,你阿婆也是瞧过的,那模样可不比陈家姑娘差。”赵氏哄着李青山,目的就是想让他去看一看。
赵氏是这样想的,若是看上了,能省三十两银子。
其他几房只给了五两银子,凑齐三十两,还是有些难度的。
若是别家姑娘,指不定五两银子就行了。
那压力小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李青山受不住赵氏的啰嗦,只好满心不情愿的去了堂屋。
去了堂屋,眼睛打量了几眼那些留下来的姑娘,不禁撇了撇嘴,果然跟他想的一样,俗!
他一脸不耐烦的坐在老王氏身旁。
面对那些婶婆的问话,他也是很敷衍,一点都不上心。
那些婶婆看着也是一脸的尴尬。
老王氏瞧着自家孙子如此态度,使劲往他胳膊处拧去,小声道:“你就不能上心一些,这些姑娘我瞧着都是好的,而且跟我们也是门当户对的,以后嫁进来,也合适。”
在老王氏心中,任何一个姑娘都比陈家姑娘适合。
李青山被拧得立马来了气,“阿婆你做什么,你要瞧着好,你让石头娶就是,我心里只有陈家姑娘。”
说完,不管不顾的首接走出了堂屋。
“老婶子,既然你这大孙子都有心上人了,你这是拿我们寻开心呢!”其中一个婆子说着,气愤的拉着身旁的小姑娘转身就走。
“就是。”其他两个见状,也是一脸愤怒的拉着身边的小姑娘离开。
老王氏被李青山气得也不轻。
这小兔崽子,眼高于顶,心中暗暗发誓,李青山的婚事,她不管了。
打发走了想要给李青云介绍对象的婶婆,西房接下来就要忙着收拾行李,去京城了。
家中收购草药和卖药材的事情,就交给三房处理。
本来李铁头想把这事交给老大,一想到大房那德行,总觉得不妥。
卖草药和药材的营生来之不易,若是少这买卖,其他几房的日子肯定会回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