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这般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讲解,用简单朴实的语言把复杂深奥的道理讲明白,讲的清清楚楚鞭辟入里。
这边的钟山坐在蒲团之上听的如痴如醉恍然大悟,他第一次发现原来那些晦涩难懂的经文是这个这个意思。
之前功法堂里的讲师讲课讲的非常复杂难懂让人弄不明白,有的经文连讲师自己都不懂更别提说的如此透彻清晰。
相比之下,这讲解的差距简直就是云泥之别宛如天堑,相差超过十万八千里。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毕竟这可是圣者级的指点讲解,而林渊本身的极高的感悟水平在天尊境中都出类拔萃。
伴随着他的讲解能够引动天地之间的法则大道共鸣,能够帮助人更好领悟功法和意境。
若不是心灵世界里讲道,他在九州世界天地讲道那必然会出现地涌金莲,天花乱坠,霞光万道,祥瑞纷呈的异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坐在台下的钟山听的更是全神贯注喜不自胜,每一句话语伴随着道音流转落下,铭记在心里无法忘记,诸般玄妙之语尽入耳中。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如此这般,你可还明白这意思?”
林渊讲解的时候会不时提问几句,钟山听了后起身回答说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的境界空虚缥缈而作用无穷,似乎永远没有穷尽。它幽隐寂静,好像万物的根源。
它收敛锐气,消除纷扰,调和光芒,混同尘世。它深不可测,好像永远存在。”
“不错,那我继续讲……”
林渊点点继续说道,于是一师一徒就在道场里一个教的仔细,一个听的认真。
两个时辰后,林渊看着功法还没有入门的钟山沉默了,这期间他滔滔不绝详细入微的讲解着这门功法真经的种种内容意思。
而钟山对于这门上乘的《太清玄微真经》感悟功法程度不能说是一窍不通,只能说是通了半窍。
钟山把整部经文的内容和意思都一字不落的记了下来,听的认真,但是无法体会感受到经文里所说的那种意境,自然也无法修炼入门。
对于悟性惊人的林渊来说,这种功法真经学起来不是有手就行了吗?
前世他第一次得到这篇经文的时候几分钟读完就差不多悟懂了意思,很快就直接修行入门到了小成,之后修炼到圆满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两个时辰啊,足足四个小时,钟山竟然还没有入门,这对于林渊来说之前是没法想象的。
坐在旁边的钟山也是满脸愧疚自责内心焦急万分的表情,师尊给他讲了这么多,而且讲的如此清晰透彻。
然而他竟然还是领悟不了这部功法的意境入门,就像水里捞月,雾中看花一样,实在是对不起师尊的循循善诱和殷殷期盼。
“抱歉,是弟子太愚钝了,没办法领悟这门功法经文的意境,还请师尊责罚。”
钟山羞愧难的低头说道,他想自己怎么这么笨还搞不懂这功法都意境,心里愈发焦急的愁容满面。
其实他的悟性不错,虽然之前是天生绝脉但是悟性方面在普通修士里也算是天才,但是面对尊者级的功法想要靠自己快速入门难如登天。
要知道尊者级的功法便是造化境,生死境的强者想要领悟也不容易,更别提刚踏入修行门槛的钟山了。
至于林渊的悟性惊人可是造化境就踏入法则门槛的绝世妖孽,实力踏入禁忌级别的天骄,参悟功法自然是轻而易举,再难的功法有法则大道难吗?
如今他的更是参悟法则到了后期快要圆满距离领悟大道也不远了。
林渊这种无与伦比的悟性天赋人族几十万年难得一遇,放眼现在的九州妖族和人族之中无人可以比举世无双。
如果玩家们看到这一幕的话肯定会想吐槽:这是什么天才师尊和笨蛋徒弟的讲课场面啊!
“不用自责,这肯定不是我的问题,也不是你的问题,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