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什么跋扈二世祖,叫我锦衣卫大人! > 第264章 案发现场

第264章 案发现场

第264章 案发现场

楼内走出一名身穿蓝色官服的官员道:“锦衣卫南镇抚司?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的职责不是监督北镇抚司吗?”

杨小龙拱手回道:“这位大人您说的没错,我们南镇职责确实是监督北镇抚司。′精×??武t小?说?.网/o [§?无+?错~??内?容£”

“但圣上手谕让微臣前来监察刑部与宗人府办案,在下难道敢公然抗旨不从吗?”

两人正在对话中,青楼内又走出一名身穿红袍的年老官员。之前出来的蓝袍官员上前行礼道:“夏大人。”

夏大人微微点下头示意,算是回礼,背着手上前道:“额!老朽是该称呼您为杨百户,还是该称呼您为杨团练使呢?”

杨小龙立马恭敬的拱手回礼道:“原来是宗人府夏大人,您老客气了。”

“下官奉天子手谕,以锦衣卫南镇抚司百户身份前来武昌监察藩王遇刺案的,自然应该使用军职,而不是用江浙总督衙门的文职。”

夏大人回道:“既然如此,那杨百户请进吧!咱们先入案发现场看看,在听听刑部检校英丰勘察现场得出的结论。”

杨小龙伸手道:“夏大人先请!”

客气的夏大人也点点头道:“杨百户请!”

夏大人先迈步,杨小龙才跟上道:“刺杀藩王这么大的案件,刑部只派出区区正九品检校前来?这是不是太儿戏了!”

夏大人回道:“非也!英丰是南京刑部有名的侦捕能手,可谓是年少有才。·白.:?马{&书\??院1?. (^追′最;]新

“年纪轻轻就在刑狱上面闯出偌大的名头,所以这次宗人府指名点姓要他前来助老夫一臂之力,并非刑部不肯派出官介更高的人前来。”

杨小龙听后点点头,随后呵呵一笑道:“是下官眼拙了,原来是宗人府亲点的刑部官员,而且您老也没有反对。”

“那说明英大人也确实能力出众,而且非常适合办理此案。”

夏大人停住脚步道:“哦?杨百户何以得出英丰非常适合办理此案的结论?”

杨小龙本就是随声附和好应个景,再顺便派马屁哄哄老爷子高兴,意思说夏大人看对的人准没错。

总不能刚一见面就和当朝一品大员辩论是非吧!

再说夏大人是谁,那是正德帝夏皇后的亲弟弟,自己敢当面说你这老头真是老眼昏花嘛。

这么大的案子,你带个正九品芝麻绿豆的官来充数糊弄,还当现在还是你姐夫正德帝当朝?

世代变了,大人,现在是世宗帝时代,你姐夫的亲妈张太后都被欺负的不敢当众放肆了。

可这些话也就是在杨小龙心里想想,还真不敢开口当众说出来。,3/3.k?a¨n~s_h,u¨.\c`o-m_

要不然自己就算是世宗帝的亲信,这老头也能告自己一个羞辱皇族的大罪。

现在这老家伙明显是故意刁难,看来是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自己还不能不回话,但怎么回话?

本来就是随口拍个马屁,你怎么还认真起来了,这真是他娘的蛋痛。

“杨百户?杨百户?你在想什么?”夏老头一脸欠揍的模样问道。

杨小龙回过神道:“夏大人,下官认为您老请刑部英丰前来,应该是考虑到他的姓氏是英姓。”

“哦?杨百户何出此言呢?”夏大人还是一副欠抽的模样道。

杨小龙被迫营业,只能毕恭毕敬的胡诌八扯道:“英姓是一个为数不多的小姓,但英姓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期。”

“英姓祖先是跟尧舜禹并称为‘上古四圣’的皋陶,皋陶是大禹朝廷里的大法官,因执法公正,他被分封到了英国。”

“英国所在的位置恰好在湖北境内,这片地区《山海经》记载叫做英山,这就是英姓得名的源头。”

“所以下官认为,宗人府可能是考虑到他祖上是秉公执法皋陶,按照自古以来选官要家世清白的规矩,他也会继承祖上的传统。”

“还有就是根据英姓的出处,他极有可能是湖北本地人,甚至可能就是武昌府人士,他来此办案可以说要比咱们这些外乡人更加如鱼得水。”

一番东拉西扯,胡乱拼凑的解说后,夏大人哈哈大笑道:“不错!不错!你说的这些理由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但是有一点让你蒙着了。”

“英丰确实就是武昌府本地人,说的再确切一些,他家就在武昌城外,还是当地的有名士绅。”

“所以这次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