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懿皇后去后,康熙日日到梓宫悼念,并亲自送葬,悼念佟佳氏的诗是一首接着一首,痛哭不己。\r?u?w*e+n?5·.-o,r/g`
满宫嫔妃和阿哥格格们都要为其守孝,前朝王公大臣、文武官员、朝廷命妇,俱齐集举哀,持服二十七日。
一个月的后位,让人唏嘘不己,回顾一生,这位却也是生前享尽荣华,死后极尽哀荣,帝王悼念,举国皆哀。
比起前头两位皇后,竟也算是幸运了,元后与帝王少年夫妻,却也情深缘浅,只留下年幼的太子,早早撒手人寰,那会儿帝王尚年轻,初掌权柄,内外虎视眈眈,元后日日操劳忧心,亏损了身子,国库空虚,厉行节俭,也不像孝懿皇后这样,天下华美之物尽献承乾宫。
继后为遏必隆之女,当年深陷前朝风波,明明是与元后共争后位的有力人选,却熬了许久才得偿所愿,不过在皇后之位上待了半年,双十年华,猝然长逝。与帝王不如元后情深,丧仪从简,后位更像是政治产物。
比起这两位,孝懿皇后竟算是幸运了,青梅竹马,携手多年,无人能出其右。
正因此,其逝世对康熙才是当头一棒。
人死后,曾经的种种就格外的美好,从前不觉得是什么的,瞬间变得珍贵起来。.优/品¨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那些回忆被抽丝剥茧,加工美化,让留下的人死死攥在手里,靠着这些度日。
康熙哀痛之下,将胤禛的去处抛之脑后。
可又没人敢去提,就连梁九功他都……谁敢在这个时候去触万岁爷的霉头?
那不是上赶着吃挂落吗?
孝懿皇后这一去,可不能单单的只从她这看,要知道,这位可是孝康章皇后的侄女,当年太后亲自教养过的,是代表着当年万岁爷和太后的美好回忆,那位是亲历者,更是见证者。
如今,不就勾起了万岁爷的伤心事吗?
孝懿皇后,也算是先太后留给万岁爷的念想了,这会儿,什么都没了。
梁九功唉声叹气,好在西阿哥也大了,在阿哥所种种都不需要操心,要是个还得要母妃操劳的小阿哥,那可就……唉。
梁九功在宫里混迹这么多年,最是知道在什么时候提什么事最合适。
眼看着万岁爷五日里日日陪在孝懿皇后棺椁旁,由一开始的哀怮痛哭到后来的黯然神伤,慢慢的,情绪平复下来,他就知道,是时候了。!6}1?μ看]$书?网ˉ( £3~最e?新μ3?章÷÷?节\%?更!(新×快~/?
寻了个合适的时机,梁九功忙将此事说了,康熙还一怔。
提起这个儿子,他也是心情复杂。
说实话,这么些年来表妹对着这孩子生母可以说是严防死守,他也早有了打算——就这么一辈子让胤禛陪在表妹身边。
他儿子很多,不差这一个,可是表妹不是,她需要一个孩子。
再说了,德妃那儿……康熙一顿,心里复杂难言。
这真是一笔糊涂账,他都算不明白。
可这个时候,只能让胤禛回去了。
康熙纠结的想起什么,这么久以来,他好像从来没有和胤祚说过胤禛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哥哥。
这……他能接受吗?
突然多出这么一个哥哥,胤禛和德妃又不亲近,这么一回去,万一那孩子受不了……
保成和胤祚这么好,说不定他也不会高兴。
他们兄弟两个亲近惯了,保成早把这个弟弟看的比什么都重,若是当年承祜(孝诚仁皇后的第一个儿子,保成是第二个)没夭折,两个孩子长大了,也就是这么亲近了。
突然插进个人去,康熙皱了皱眉。
他想起自己这个西儿子阴晴不定的性子,更是犹豫。
由表妹带大的孩子自是像她,就这么随了那敏感多思,总是爱多想,早上还是晴天,接着就下雨,这……
看着康熙表情变幻,梁九功小心地弯着腰伺候着。
他也摸不透万岁爷这到底是个什么心思,可若是不让西阿哥回去,宫里免不得又要猜测揣摩,说不定要编排是不是德妃娘娘有什么过错,有罪不能抚养皇子。
到时候再延伸到兄弟相争……和六阿哥联系起来,那可就……想着胤祚,梁九功有些着急,他是得为六阿哥说话的。
这么些年过去,说句大逆不道的,他自小就跟在万岁爷身边,寸步不离,他也是看着六阿哥长大的,六阿哥在不知事的时候就尊重他,亲近他,万岁爷疼爱六阿哥,他又何尝不疼爱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