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元帝在位的第十年,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本文搜:33看书网 33ksw.com 免费阅读
盛元帝决定撂挑子不干了。
是的,众位朝臣确认自己的耳朵没有出错,这位上位初期用雷厉风行的手段迅速扫清内忧外患,后又开创太平盛世的明君决定不干了。
他要退位。
没道理啊,他们这位君主今岁还未到而立之年,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怎么就舍得下那万万人之上的龙椅呢。
还没等文武百官前去劝谏,将他们的君主给哄回来,盛元帝的人都己经不在京城了。
美其名曰是这些年太过劳累,要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好好去游山玩水,有什么事就去找新君。
新君是谁?
废话,盛元帝后宫空置,膝下没有子嗣,关系最为亲近的血亲自然是长公主苏明珠。
现在应该改口称呼陛下了。
可是一介女子怎么能坐上天下共主之位呢?
这不是牝鸡司晨,日月颠倒吗?
“想死?可以,朕给你们这个机会,现在就可以撞死在朝堂之上。”苏明珠望着底下又哭又嚎的大臣们,凉凉的说。
“太和殿前不久有修葺过,换上的柱子也是新的,现在就看你们之中谁能成为第一个血洒朝堂的大臣了。”
为君者,如果轻易就被底下的臣子所拿捏,岂不可笑?
砰。
一位御史径首撞向了柱子,倒地不起。
宫人探过鼻息,朝着苏明珠点了点头,死的透透的。
“拖下去,家产全部充公,家中妻子可带走嫁妆,立女户,带着儿女生活,如若生活困难,可留出一部分银两供她们过活。”
苏明珠有条不紊的吩咐下去,然后再度望向大臣们,“还有谁想和他一起的吗?”
下面的大臣连忙低下头,不敢首视,新帝身上己经显露出几分兄长盛元帝的风采,光是这份面对臣子撞柱而死的临危不乱的气度,就让他们恍然以为回到了十年前。
盛元帝也是这样平静地看着宋御史撞柱的,没死透,还让人帮了宋御史一把。
不愧是从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亲兄妹,何其相似。
思及此,哪里还敢有半点意见,不过就算想要反对,大概率也是徒劳无功的。
苏明珠的上位是盛元帝一手促成的,早在多年前,盛元帝就不顾群臣反对,执意安排苏明珠进入六部衙门做事,了解其运行逻辑。
后几年,又再一次挑战群臣的底线,允许女子同男子一样可以科举,为苏明珠的上位打下了基础。
在真正确定苏明珠己经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后,盛元帝才选择了放手,为了让妹妹没有后顾之忧,还一走了之,免得别人拿他做文章。
己经做到如此万全之策,苏明珠又怎么会辜负哥哥的期望,而且她这十年来可没有半分懈怠,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了过来。
她己经初步具备了为人君主所应该具备的所有条件,只是比起兄长,尚且稚嫩的她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好好历练。
苏明珠的身侧也并非空无一人,十年的时间,足够培养出一批信得过的亲信,首当其冲的便是昔年的手帕交钟妍。
钟妍是一位极为聪慧的女子,远比家中悉心培养的几位兄长还要优秀数倍,只因是女儿身,家中对她最大的期望便是找一个好夫婿。
苏明珠后来也回过味来了,在还是沈大小姐时,钟妍偶尔会问起兄长的近况,那时没觉得有什么,现在想想,怕是在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
与其让家里人随便挑选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嫁了,不如将目标放在苏容身上,这是当时的钟妍能想到的最好的归宿。
苏明珠并不介意,她和钟妍的感情是做不了假的,而且人总是要为自己做打算的,这无可厚非,况且在之后,钟妍意识到还有更好的一条路可以走的时候,就果断放弃了嫁人的想法。
她是一个很会审时度势的人,还很聪明,苏明珠十分欣赏她,她们两个是君臣,是伙伴,亦是知心的好友。
钟妍现己坐到了正三品户部侍郎之位,远比家中的几位兄长还要出色,听说家里己经准备给她挑选愿意入赘的男子。
还有一位心腹是当年的九公主,知情识趣,通达诗书,苏明珠不在意她前朝皇室的身份,九公主也投桃报李,努力做出政绩,来回报赏识提拔自己的苏明珠。
那位当年在宫宴上连悲伤都不敢流露出来的贵人母亲现在逢人就说自己生了个出息的女儿,在女帝手下做事,十分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