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摊上的生意己经渐渐稳定了下来,不如前两天开业时客人多,一天下来,却也有个一两左右进账。本文搜:有书楼 youshulou.com 免费阅读
长此以往下去,不出一个月,沈明珠便能攒够回京城的钱。
有了希望,沈明珠不再像以前一样没个着落,开始沉下心来认真体验起了这段来之不易的香宁县生活。
爱打扮的习惯还是没有变,没有华服首饰,只能穿着许娘子以前的衣服,颜色不够鲜亮,沈明珠就从别的地方下手,每日出门前,都会从小春花摘回来的野花里精心挑选出一朵最漂亮的,用以装饰。
今天是一朵粉白粉白的小花,沈明珠对着铜镜照了照,想看插哪里最好看,最后落在了稍偏左的位置上,满意的点了点头。
小春花捧场道:“沈姐姐不管头上插什么花,都是最好看最漂亮的。”
沈明珠压了压上扬的嘴角,“就你嘴最甜。”
又臭美的照了会儿铜镜,沈明珠这才起身,迟一点到小摊上不要紧,可迟的太久就不好了,万一有想要写信的客人等久了呢。
去的路上,沈明珠己经能熟练地和遇到的认识的人打招呼,“林大娘回来了?前两天怎么没见到你呀。”
“乡下侄子成亲,回去喝喜酒了,来来来,沈姑娘抓一把桂圆花生,沾沾喜气,以后也寻一个如意郎君。”林大娘热情的招呼。
沈明珠只好抓了一把,谢了几声,走到林大娘看不到的地方后,又全都塞给了小春花。
“我才不想成亲呢,哪怕他是全天下最好的如意郎君,我也不要,小春花你年纪小,这些都给你吃。”
小春花倒是来者不拒,她不挑食,很好养,一边剥着花生,一边好奇的问:“沈姐姐为什么不想成亲啊?”
“我也没理由成亲呀,成亲对我又没有什么好处。”见小春花懵懵懂懂,沈明珠想了一下,打了个比方,道:
“这么说吧,虽然我嫁人后,不会像寻常百姓家的妇人那般辛苦,为家中生计所头疼,可一旦成了别人家的媳妇,对外要端庄大方,贤良淑德,对内要孝敬公婆,如果遇到一个不好相处的,还要日日都要去婆婆那里站规矩,对男人就更麻烦了,又要伺候他,又要担心他的子嗣,生不出来还要主动张罗纳妾,就算我上辈子杀了他,这辈子要给他当牛做马还债,也不至于要做到这个份上吧?”
“而且我哥哥说了,他愿意一辈子养着我,哪怕我不嫁人也可以。”沈明珠摸了摸小春花的小脑壳,笑眯眯的,“如果你以后也不愿意嫁人,可以来投奔姐姐,姐姐养你。”
小春花蹭了蹭沈明珠的衣服,“姐姐对我真好,那我可以带着娘和婆婆一起来投奔姐姐吗?”
“当然可以,养你们三个还是不成问题的。”
说说笑笑间,己经看到了小摊,那里有想写信的人在等着了,沈明珠连忙加快脚步,朝小摊走过去。
客人不像第一天那样排起长队,是断断续续的有人来,偶尔会一次来三西个,偶尔也会好一会儿都没有一个客人,这些沈明珠早己习惯,并不焦虑。
中午通常是在附近吃个面、馄饨什么的凑合一下,许娘子倒是提过要来送饭,可沈明珠认为没必要这么麻烦,许娘子也有自己的事要做,大中午的每天来回跑这么一趟,估计能累的出一身汗。
而且只要不去酒楼,在路边摊上解决一顿的花费并不多,又干净卫生,味道也不错,用料也足,比京城脚下的摊贩们实在多了。
说到这,沈明珠就不得不感叹一句香宁县的人之朴实,她对外的身份是李大娘娘家那边的亲戚,过来借住一段时间,又因为李大娘娘家离得远,不在本县,难以考究,大家都信以为真。
街上遇到打声招呼是常事,拉着唠两句家常的情况也时常发生,还有热情的要介绍自家亲戚给沈明珠的,条件说得那叫一个五花乱坠。
当然,后者不出意外的全都被拒绝了,没有一点转圜的余地。
总之,除了前面遇到的易胜和大牛娘,沈明珠就没见过坏人了,小日子过得十分不错。
可能是说什么来什么,越不想遇到什么就偏偏越来什么,沈明珠刚给上一位客人写完书信,面前就投下一片阴影,以为是新的客人。
“这位客人想写些什么?”
沈明珠抬头一看,心里便暗道一声不好。
以往来找她代写书信的百姓都是不认字的,真正认字的人不会买不起纸笔,根本不会找外人来代笔,通常都是选择自己写,可面前的这个人穿着绸缎做成的衣服,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