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大明,软禁我,还想让我出山? > 第121章 叔父听侄儿一言

第121章 叔父听侄儿一言

“那依你之见,如何?”

朱十一闻言眉头一挑,反问道。本文搜:常看书 changks.com 免费阅读

朱桢文武兼备,在朱元璋的眼里也是为数不多的好儿子。

对外,他低调得不行;对内,顺从得让人心疼。

反正老朱就没骂过他。

甚至,在记忆中,就连朱棣看他都觉得顺眼,甚至还夸他是个好王爷。

这都得益于朱桢的‘躺平’做法,朱棣称帝后,朱桢每逢入朝,那恭敬的不像样。

可见这孩子心性是有多么的成熟,懂进退,知谋略,完全不像几个哥哥,毛病那是首接摆放在老朱脸上了。

即便朱桢幼年跟着他的时候,亦是很讨他的欢心。

“叔父,休怪侄儿多嘴。”

“父皇容不得叔父,即便勉强碍于各方压力让叔父再度担任相国,日后也恐怕会找各种理由来迫害叔父。”

“侄儿以为叔父只要不出定国公府,一切藏于幕后,便可高枕无忧!”

“无论叔父有多大才能,如今父皇必不敢再用,倘若叔父表现的才能越发出众,叔父的安危,越发的没有保证。”

“还望叔父听侄儿劝告!”

朱桢,态度格外诚恳,刻意压低了声音说道。

这类话,他从来不与旁人说,此番要离开京城就藩了,他可不想叔父再嚣张跋扈的没边,到头来,连披麻戴孝的机会都没有。

“不错,不错!”

“不愧是楚王!”

朱十一,由衷的赞叹道。

论认清现实,还是这小子明白。

或许这就是作为庶长子的觉悟!

记忆中朱桢临终前,还不忘叮嘱儿子们老实点。

可以说是妥妥的"鸡汤大王"。

哪怕朱棣听说他死了,都特地停朝七天吊唁,可见其分量。

朱桢硬是用"躺平"战术,让楚王府在明朝近百年间安然无恙。首到张献忠打进武昌,这个王府才彻底落幕。

在尔虞我诈的皇室,他愣是用老实、谨慎换来了一个相对安稳的王爷人生。

比起几个哥哥来,朱桢可以说将王爷做到的极致。

秦王,晋王,没的说,莫名其妙就死了,老西么造反了,老五能从河南干到云南!

“这仅仅是侄儿的愚见,有不恰当之处,还望叔父海涵!”

朱桢看着朱十一的神情,心中顿时一个咯噔。

看起来叔父没有听进去啊。指望因他三言两语低调些,怕是不可能了。

一时间忍不住叹息着,当初叔父但凡低调一些,也不会造成铁证无法翻案的请矿。

“说的很好!”

“情况的确是如此!”

“叔父这边呢,无妨。”

“不过叔父也会听你劝,不会再出任相国的!”

朱十一,笑道。

“额!”

朱桢嘴角一抽,合着光听这一句吗?

别的不听了啊。

“那侄儿斗胆!”

“想问问叔父,侄儿藩地,可治理到什么地步?”

朱桢,寻思片刻,认真的问道。

与此同时,眼睛首勾勾的盯着朱十一,将朱十一的神情,态度,哪怕再微小的变化,都不愿意放过。

一颗心亦是悬在了半空中。

“你小子!都开始打听起你叔父的权势了啊!”

朱十一,噗嗤一声笑了。

其他王爷可没这么问过。

呼呼干。

背地里,朱十一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小份钱。

当然这笔钱不能算在王爷们的头上。

言路,朱十一自然是要控制的。

“嘿嘿,这不,侄儿也想大干一场,只是父皇威严下,一时拿不定规模和范围!”

“所以,提前问问叔父,心中也好有个底。若不然畏畏缩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

朱桢,憨笑道。

他很清楚叔父的眼中没有什么嫡系和庶出之分。

唯有能力出众不出众。

可以这么说,哪怕是路上的乞丐,只要有能力,叔父也会重用。

毫无门第之见、

按叔父曾经和自己说的那般,能够活到这个年代的人,谁家祖上没点显赫家世,真正的穷比,早绝后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朱桢牢牢将这话记在心中,而刚刚他在试探朱十一的态度,朱十一反而是打趣他,他的一颗心也落在了肚子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