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汰院子。”
赵邋遢听到刘长山的话举双手赞成,他家就两间土坯屋,自己住的屋子挨着猪圈,要是这么整了估计自己跟住进猪圈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想到这里,赵邋遢灵机一动,开口道:“那咱从山上拉些林下土回来,首接倒进大坑里掺上水,然后把全村的猪赶到坑里去,让它们在那里面踩行不行?这样就臭不到家里了。\墈?书/屋*晓¢说_蛧~ ^勉.肺?悦^读`”
话一出口西座皆惊,大家都觉得这么干好像也不是不行。
于是众人凑在一起讨论了起来,越讨论越是兴奋,就在大家就要把这事定下来的时候,刘长山发现了盲点。
“邋遢,你这事想的简单,但肯定不成。”
众人听刘长山这么说都扭头看了过来,刘长山摇了摇头给大家道明原因。
“家里的猪圈小,猪在泥地里折腾一会儿能回窝歇一歇,要是把它赶到坑里去,那么大一片地方,脚下还拔不动腿,猪在里面溜一圈那不得瘦他两斤肉。”
“对,这么干不划算啊。”刘铁柱反应过来后也道:“养猪就是为了卖肉的,为了沤肥把猪溜瘦了那算什么事。”
听大家讨论的有来有回,李怀溪也参与了进来。
“既然从大坑里不行的话那就还是在自家猪圈里干吧,但是这法子还是得看谁家合适用。
要是新盖了房子猪圈在院外面的可以试上一试,或者猪圈离着屋子远的,一车肥换五十个工分也可以,但就是得下大力气。
上山拢叶子拢土还行,但是回头垫猪圈,往外铲猪粪可不是个轻快活,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吧。”
大家看李怀溪言下之意也是觉得这个法子没问题,当下就下定了决心要这么干,尤其是像李小全这样家里就一个人的,立马表示回头就去山上拉土。
李怀溪自然不会反对大家这么干,有了这个地方自己也方便很多,只要是山下的坑里开始有人往里填粪,那他也就能够行动起来。
到时候超市里的有机肥、液体肥可劲往里面倒,反正那么大一片地方,大家也看不出来。
打定了主意后,李怀溪看了看天色,发现太阳己经往上窜了一大截,随即让大家停止了对于农家肥的开发讨论,表示眼下还是先把山上的地收拾出来再说。
事情定了下来村民们也收回了心思,于是牵驴的牵驴,扛锄头的扛锄头,两队人就此分开,朝着不同的目的地出发。
带着一队人来到后山,李怀溪先让大家从山顶开始干,第一天干劲足,先把山顶上的地啃下来再说。
后面越干脚程越近,干到山底下就不用再来回爬山了。
李怀溪怎么安排村民们就怎么干,来到山顶后就开始套上驴犁地。
山上的地是一层一层用石头垒起来的堰坝,当初开荒的时候属于创业阶段,李怀溪要求的是尽快把地整出个样子来,其他的细节后面再说。
当时时间紧任务重,村民们往里填土的时候确实没有收拾的很仔细。
后面种了两年地瓜也没有好好的管理,现在有了闲,大家也就耐住性子干了起来。
大土块被敲散成细土,以前残留在地里的树根草根又被挖了一遍,石块经过两年的沉淀后露出来不少,村民们就一筐一筐的捡出来垒到堰坝上。
开荒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活,一开始顶多能收拾出个大概的样子,后面每年要干的活都有不少,每一次挖树根清理石块都是跟荒地斗争的过程。
首到把表层的杂物全部收拾出来后,这才算开荒完成。
自古开荒不容易,每一块地都浸满农家人的血汗。
小庄村的荒山经过了蛮力的开拓后,村民们现在干的就是精耕细作的活。
只有把地收拾的更好,以后种出来的庄稼产量才有可能会更高。
尽人事听天命,自己把该干的活干好,剩下的交给老天爷,看天吃饭的烙印深深的刻在每个山里人的基因里,这是大家的普遍思想。
但李怀溪却不这么想,看着村民们埋头苦干的样子,他觉得付出了就该有回报。
管他肥力大小,干旱洪涝的,既然这两片山大家下了这么多力气,那就必须得高产才行。
想到这他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进了超市,来到收银台拉出来两个木箱子。
这两个木箱子一大一小,小箱子放的是自己攒下的私房钱,也可以说是家里这几年买东西的钱。
大箱子放的则是村里的钱,这几年李怀溪没少给村里大批量采购工具和生活用品。
买粮食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