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明中想了一会儿准备拿起汤匙再吃一口,但李怀溪首接把他的碗端到了自己身前。
“你想好了没,先说再吃。”
“想好了想好了。”赵明中边说边把碗拉回自己跟前。
“这南瓜个头这么大,一个人能吃好几顿,而且滋味甚是可口,要是赶上饥荒年月,不知道能救下多少人的性命。?看+书_君+ _首!发+
我觉得至少也得赏赐耕牛两头,纹银百两,绢帛数匹。”
听赵明中说完,李怀溪点点头道:“也倒是还行,不过这都是些实物,有没有可能会得个别的赏赐,比如封号什么的?”
“极有可能。”赵明中认真回道:“当今陛下勤政爱民,对百姓爱护有加,要是知道此物是平民之女所献,很可能会赐下封号。”
“行,那我就放心了。”李怀溪松了一口气道。
赵明中对此有些不明所以,于是问道:“李兄,你为何对封号这么感兴趣,多赏赐一些实物不是更好吗?”
李怀溪摆摆手道:“你懂啥,小柔同意与你议亲了,你这县太爷身份这么高,我三叔三婶不放心,眼下正好得了这么个宝贝,要是当今陛下能赏赐个封号下来,那这身份也算是与你相配了,以后还能受得了你的气?”
“哎呦!”赵明中闻言又惊又喜,嘴里的南瓜都掉到了碗里。
“小柔同意了!”
“同意了,我三叔三婶也同意了。”李怀溪淡淡道。
“这……还能有这好事儿,不是不是,我意思是说,这事儿也太好了。”
赵明中激动的口不择言,忙伸出手拍了自己一个嘴巴。
李怀溪看他这么开心也不跟他计较,只交代道:“这马上就成一家人了,你可得把这事儿办好才行哈。”
“好嘞好嘞!”
人逢喜事精神爽,赵明中感觉自己的病都好了大半,身上也轻松了起来。
不过脑袋一清醒也想到了李怀溪的后半段话。
早不发现晚不发现,偏偏赶在自己提亲的时候发现,这也太巧了。
于是开口道:“李兄,我之前与你说过,我们两家家世本就差不多,你这一下出来了个南瓜,要是小柔真得了陛下的赏赐,那我,我不就成高攀了嘛!”
“这个你别管,反正小柔己经同意了,就是不同意你作为地方父母官也得把这事儿报上去。
行了,你好好想想这事儿怎么弄吧,改天记得选个好日子,正儿八经找个媒人过来提亲。”
李怀溪说完就走了,赵明中又给自己盛了一碗南瓜汤边吃边想,终于在吃了三碗后捋清了头绪。
又过了两日,赵明中病好了大半,在告别李怀溪一家后拉了半车南瓜走了。
路上碰到梁丰带着车队来小庄村拉砖,这几日赵明中病重,但商队的活却没有停下
在梁丰的带领下商队一天一趟,从小庄村拉青砖运到县衙后存放。
梁丰每日也都来看望赵明中,俩人见面后叮嘱一番,赵明中交代道:“眼下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办,你只管把砖拉回县衙就行,等我处理完手头上的事后自会找你。”
说完便让小叶赶着马车回了县衙。
进到县衙的第一件事,赵明中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进了公房开始写奏折。
一连在屋里待了一天一夜,第二日一早,赵明中把写好的折子交给小叶,让他拉着南瓜去往府城。
担心路上不够安全,又调了一班衙役随行护送。
小叶回来后带了一封信,赵明中看完便放下心来。
学生立大功,老师也出了一把力,在得到南瓜的当日便安排人去了京城。
临行交待该打点的地方一定不能少,这份功劳要让朝中大臣想点名头,好给中州充充门面。
知道事情无忧,赵明中也放下心来,择日便让小叶回凤县去接老爹老娘。
初冬时节,赵明中的父母携厚礼来到平阳,县衙简单一叙后,便着急要去小庄村。
挑了个好日,赵明中带着父母和媒婆登门,正式向李怀柔提亲。
不说进了山路之后比官道还好走,只村口的那一片鹅卵石铺地都把赵明中父母震惊了许久。
进了村之后道路依然平整,村舍虽然破败,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收拾的干干净净,墙根还堆积着数量可观的青砖黛瓦。
道边有几家村民正在翻盖房屋,大家伙干的热火朝天,看样子应该是想在上冻之前赶出来。
赵父赵母也是泥腿子出身,自己从小到大见过的村子要么穷要么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