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灶后面五个火力稍弱的灶孔上放着提前煮好的菜。_狐?恋`闻/血, *已/发′布`最\辛~蟑!结~
第一道是五花肉炖芋头,李怀溪一早就把这锅肉炖好放在了火力最弱的灶孔上。
经过一个早晨的小火焖煮,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早己软烂,再加上吸饱了肉汤的芋头,大铁锅的盖子一开,全村小孩儿的口水就流了下来。
第二道菜是猪肉炖粉条,同样的大铁锅内,超市里的土猪肉味道不输镇上卖的大肥猪,粉条是去年用地瓜自己做的。
两样食材在浓油赤酱的加持下相得益彰,让人看一眼就忍不住食指大动。
后面三个锅里根据时间长短安排了不同火力的灶孔,依次是黄豆芽炖排骨,土豆炖鸡块,青菜炖豆腐。
前面火力足一些的三个灶孔,一个用来做蒸菜,一个用来煮鸡蛋,一个用来蒸馒头。
最前面的一个灶孔火力最旺,现在大锅里正烧着热水,李怀溪准备一会儿用这个锅做炒菜。
以前小庄村的村民家里吃饭的锅基本都是陶锅,所以饮食习惯以炒炖为主。
大家都是近两年赚到钱后才换了铁锅,但换上铁锅之后也舍不得吃炒菜。
炒菜需要多放油,这对于生活刚刚有所改善的村民们来说还是有些舍不得。¨3*叶-屋? !埂*鑫`最?哙¨
村民们舍不得,李怀溪舍得,满满一罐子油就放在灶台旁边,他准备今天要全部用出来。
院里面的穿山灶像一条火龙喷吐着火焰,院外的大街上,提前摆好的桌椅己经坐满了人,只留下了两桌还是空着。
这是李怀溪给孙成的车队留下的位子,前几日赵明中己经送来了口信,说今天不来进货,只带小叶过来喝个喜酒。
但孙成那边来一趟却不能不进货,原本他是想把车队留在镇上只身前来,等完事之后再让车队过来拉货。
可从县衙拜访完赵明中后赵明中却必须让他把车队带着。
具体缘由是李怀溪料到孙成这次前来肯定会去拜访赵明中,所以提前给他留了口信,让他无论如何得把孙成的车队一起带来。
县太爷发了话孙成只得照办,于是便拉着赵明中和小叶一起来了小庄村。
车队在村口碰到了镇上的赵大厨和赵掌柜,赵明中以前在如意楼吃过饭,孙成更是那里的常客,每次来小庄村进货回去的时候都会在那里打尖。
几人一见面就互相认出了彼此,攀谈两句之后发现同样都是来李家参加满月宴的,于是便在村口结伴而行。
车队来到蚊香工坊外的大街上,村民们看到赵明中和孙成来了便主动上前招呼,有人则赶紧跑到院里报信。¢删\芭-看-书\王^ .勉.废′阅?黩^
听到赵明中和孙成来了,身边还有两个不认识的富人,李怀溪便知道赵掌柜他们提前碰头了。
解下做饭的围裙,李怀溪叫着家里人一起去外面迎接。
“孙大哥、赵大哥、赵掌柜、明中、小叶,快快里面请。”
李怀溪站在大门口把人挨个叫了一遍迎进了院内。
院里堂屋内,郑小菊和李怀山己经抱着穿了红肚兜的李丰瑾等着了,今天李母特意给他俩置办了一身新衣服,看起来格外精神。
看到胖嘟嘟的李丰瑾,赵明中忍不住上去逗弄一番, “小侄眉目舒展,气定神闲,恰似璞玉初琢,来日必成栋梁之材啊!”
“借赵先生吉言了。”旁边的李怀山笑着拱了拱手。
“大哥你可莫要客气。”赵明中紧跟着回了一礼。
身后的赵大厨和赵掌柜看到县太爷对李家人这么客气都有些懵了。
来的路上俩人就疑惑为什么县太爷会来小庄村赴宴,这会儿看到赵明中一副不拿自己当外人的样子更是疑惑不解。
旁边的孙成看到这一幕不禁想起了上次自己碰到赵明中时的窘迫,于是趁着赵明中跟李怀山寒暄的时候把俩人拉到一旁,简单说了一下赵明中跟小庄村的渊源,尤其是跟李怀溪私下里的交情。
孙成每说一句,赵大厨和赵掌柜脸上的笑就多上一分,当听到俩人之间都是以兄弟相称的时候,赵大厨更是乐了起来。
没想到自己担心的小兄弟这么有能耐,跟县太爷关系都能处到这么好,不简单啊不简单。
这边的动静引起了众人的注意,见大家都看向这边,赵大厨和赵掌柜赶紧收了脸上的笑上前跟李家人打招呼。
听到是镇上如意楼的两位掌柜,李父和李母都很激动,拉着两人的手说了很多感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