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马展,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x·q?i+s,h¢e*n¢.?c_o′m¢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实力日渐强大,功绩不断积累,现在的他,已经有了自己选择的底气。
甚至于,就算马展起兵反隋,也能获得一批人响应,而非孤家寡人。
杨林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如今马展没有走出这一步,都是因为他还活着的缘故。
如果有朝一日,杨林不在了,马展的选择会是什么样,有谁能够预料?
感受到杨林的注视,马展一阵沉默,片刻之后才开口说道:
“其实父王应该知道,儿臣并非贪恋权势之辈,所谓功名利禄,不过浮云罢了。”
杨林点了点头,他自然了解马展的秉性,除了贪好女色和喜欢摆烂两个毛病外,再无其他的问题了。
但这两个问题,放在马展身上,真能算是问题吗?
英雄爱美人,乃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情,马展纵然颠鸾倒凤,也从来没有因此耽误正事。
至于摆烂,那就更不用说了。
甭管马展平常怎么划水,他的实力是越来越强,从十二太保中可有可无的存在,到现在无敌于天下。
这就是马展所取得的成就。
而后,马展继续道:
“只是这一路走来,看到这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儿臣终于是明白了一个道理。?d+i!n¢g·d*i′a?n^t¢x′t\.′c!o!m-
想要天下太平,让百姓安居乐业,需要一位真正贤明的君王。
陛下虽非庸碌之辈,但他太过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才会让如今大隋落得这般境地,无数百姓揭竿而起。
若是继续这样下去,纵然儿臣镇压各方反贼,暂时稳住局势,终有一日,这一切还会再度发生。”
马展神色郑重,他现在并没有什么顾忌,坦然藐视着杨广的问题。
其实他这样说已经很客气了。
以杨广登基之前大隋局势,随便换个正常人坐上皇位,大隋也不至于落得这般境地。
杨林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回答。
其实这些问题,他也是心知肚明,但马展这样直接说出,情况就不一样了。
杨广已经死了,大隋已经在倾覆边缘,马展所说更是事实,杨林不由得轻叹一声,无可奈何道:
“那展儿你打算怎么办?”
这个时候,杨林当然不可能大义凛然的说马展大逆不道。
原本马展坐镇河北,在得到他的消息后,便是昼夜兼程,率领薛亮等人赶到,这份情意,杨林自然不会忽视。?y^o?u!s,h/u/l\o^u`./c~o\m/
再加上马展的实力,杨林不仅要将之摆在同等地位上,更要谨慎对待。
听到这话,马展目光陡然闪过,他认真看着杨林,沉声道:
“在登州府这段时间,父王宽待百姓,严惩贪官污吏,在这乱世之中,登州府依旧是一片世外桃源,无数百姓争相前往。
儿臣以为,如果父王愿意登基为帝,统筹全局,儿臣自当倾力相助,扫平乱世,让大隋重回往日太平。”
以马展如今的地位,他肯定不可能给其他人当小弟,要是再来个皇帝,骑在他头上颐指气使,那未免太无趣了。
哪怕是李世民,马展也无法接受。
但杨林就不一样了。
且不说杨林知道马展性情,不会咄咄逼人,就以他们这些年的恩义,马展也愿意助杨林坐上那九五尊位。
“什么?!”
杨林瞳孔微缩,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但他并没有犹豫,下一刻就说道:
“住口,此事不要再说了,本王生为隋臣,死亦为隋鬼,岂能行如此大逆不道,倒行逆施之举。
等局势稍定,本王自当迎立陛下后裔登基,主持大局。”
马展语出惊人,但杨林却没有任何动摇,因为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坚守,他宁死也不会做这样的事。
在他心中,君是君,臣是臣,二者岂可混为一谈?
哪怕他知道,马展所言不无道理,如今大隋确实需要一位英明神武,能够统领大局的君王,这个人也不能是他。
看到杨林坚定的模样,马展不禁无奈,其实这个结果,早在他预料中。
若非杨林如此忠心耿耿,他如何能够获得两任帝王信任,拥有如今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