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个当大哥的送点野味,看来这个事情不小!”
他脸上不动声色,嘴里却说着漂亮话:“卫国,你爸爸和我都是一起长大的兄弟,你妈妈和我兄弟媳妇刘玉琴更是亲姊妹,你和我还用得着这么客气吗?有事你说话,能帮忙的,云德叔决不含糊!”
周卫国心里也是知道,这个云德叔,嘴里说得漂亮,可他背后不给自己使绊子,自己就己经烧了高香了,指望他主动帮忙,怕是太阳都要从西边出来。
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能不能上大学,关系到自己的终身大事,还是只有与他虚与委蛇!
于是,他正色说道:“云德叔,你也知道,我妈含辛茹苦把我们三姊妹拉扯大,又送我读了两年高中。当然,这中间,也离不开云德叔你们一家和村里的其他叔伯婶婶们的帮扶。我在高中的成绩还不错,可国家现在不高考,改为推荐读大学!云德叔,你看,我们大队有不有推荐读大学的名额啊?有的话,请一定优先考虑一下我!”
周云德心中有了谱,原来,这个臭小子想去读大学。难怪今晚低声下气来求我!
他打着哈哈说道:“卫国啊,你是我们刘家沟村唯一的一个高中生,成绩还那么好,别说你是我周家侄子,单凭你二姨是我兄弟媳妇这一点,我肯定也是要鼎力相助的,可是,我们刘家沟村没有推荐名额啊!这样,你也不要着急。先好好在生产队劳动,等我们村有名额了,我一定要第一个推荐你!”
大队上到底有没有名额,周卫国不知道,可他心里知道,即使有了名额,周云德怕是也要想方设法阻挠他去上大学。
可周云德的话,说得漂亮,周卫国也挑不出他的理,只好礼貌地道了一声谢,回去了。
第二天,周云峰就随着母亲和姐姐出山劳动了!
既然还没获得上大学的机会,那就抓紧时间挣工分吧。争取多分点粮食,让妈妈和奶奶吃几顿白米饭和白面馒头。
过了几天,刘志强的父母托媒人来说,希望择日为刘志强和周素兰举办婚礼,让两个年轻人成立一个新家。
本来,大家都对这门亲事很满意,刘玉梅家也没有为难刘志强家,让他们按普通标准准备婚事就可以了。
这个年代,娶亲也不需要什么彩礼,刘志强家不过是给周素英扯了几尺洋布,做了两套新衣服,又给刘玉梅家送了五十斤大米、五十斤白面和十斤猪肉,两家再各自请了一些亲朋好友,婚事就算成了。
周素英结婚那天,哭的像个泪人,拉着刘玉梅的手,不肯出门!
周卫国知道,大姐一首帮助妈妈照顾这个家,她突然出嫁,不再是这个家里的人,心里不适应呢!
于是,周卫国安慰大姐道:“姐,你虽然出嫁了,可你的婆家,离我们家不过两里地,一抬脚就能到!我们家里,有妈妈,有二姐,还有我呢,你就不用挂念了,好好和志强哥过你们的日子吧!”
看着弟弟周卫国那伟岸的身躯,听着弟弟那懂事的话语,周素英突然发现,他长大了,不再是那个流着鼻涕跟在她后面的小破孩了!
这时,她才想起,弟弟可是刘家沟唯一的高中生,是刘家沟最聪明最有学问的人。
而且,弟弟那么勤劳,又那么有力气!今后,有了弟弟撑门楣,自己家可再也不会被人欺负了,再也不必担心家人会被饿死了!
周素英不由笑了,她转过身,看着刘玉梅说道:“妈,我走了,家里有什么困难,一定给我说,我和志强一起想办法!”
………
那个一首帮助妈妈照顾这个家的大姐出嫁了,虽然还在刘家沟村,虽然出工时,大家还是天天都能见面,可周卫国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他知道,母亲、二姐和奶奶嘴上不说,其实心里也挺舍不得大姐的!
日子晃晃悠悠,周卫国随着社员们,收完油菜种玉米,种完玉米收小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眼看玉米苗都又快长得人那么高了,可关于推荐上大学的事情,还是毫无消息。
读了满肚子的书,却像一个普通社员一样,干着沉重的农活,挣着一天只值两毛钱的工分,饶是周卫国的心性成熟,也不由闷闷不乐起来。
刘玉梅敏感地捕捉到了他的情绪变化,经过再三询问,终于了解到了他的心思。
刘玉梅没文化,可不代表她不懂人情世故啊!她知道,要想让周云德主动帮忙推荐周卫国上大学,根本不可能!
当年,因为周云谱帮助接济自己一家,周云德是把他的亲兄弟周云谱和自己一家恨上了!
卫国读了那么多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