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和同志们成功突围后,并未有丝毫喘息的机会。老吴深知,敌人提前行动,必然会对计划做出调整,留给他们的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制定新的应对策略。
众人齐聚临时据点,气氛凝重。老吴看着满身疲惫却眼神坚定的同志们,心中满是感动与心疼。“同志们,这次敌人察觉到了我们的行动,情况变得更加棘手,但我们绝不能退缩。经济论坛迫在眉睫,我们一定要阻止敌人的阴谋。”
苏瑶忍着身上的伤痛,说道:“老吴,敌人既然提前行动,很可能会更改暗杀和破坏的具体方式与地点。我们得重新梳理情报,找出他们新的计划。”
大家纷纷点头,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情报分析工作中。负责监听的同志仔细筛查每一段截获的通讯,试图从只言片语中找到线索;曾打入贸易公司的同志则凭借记忆,努力还原公司内部结构和人员关系,期望从中发现敌人可能的藏身之处。
经过数小时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些头绪。一位同志兴奋地说道:“我从最近的监听记录里发现,敌人提到了一个叫‘红叶咖啡馆’的地方,似乎是他们新的联络点。”
苏瑶立刻想起,在贸易公司时,曾听几个特工小声议论过这个名字。“没错,这个咖啡馆肯定有问题。我们得尽快派人去查探。”
老吴迅速做出部署:“苏瑶,你带几个同志去咖啡馆附近盯梢,摸清情况。其他人继续深挖情报,看看能否找到敌人新的暗杀计划和行动时间。”
苏瑶带领同志们乔装打扮后,来到红叶咖啡馆附近。他们有的扮作街头小贩,有的装作路人,看似随意地在周边活动,实则密切关注着咖啡馆的一举一动。
经过一天的观察,他们发现咖啡馆进出的人员复杂,有外国人,也有一些形迹可疑的中国人。而且,这些人进入咖啡馆后,往往很久才出来,出来时神色匆匆。
苏瑶决定冒险潜入咖啡馆内部。夜晚,咖啡馆内灯光昏暗,客人寥寥无几。苏瑶和一位同志装作情侣,走进咖啡馆。他们选了一个角落坐下,一边假装聊天,一边留意周围的动静。
这时,苏瑶听到邻桌两个男人小声交谈。“明天中午,在码头仓库动手,绝不能再出岔子。”“放心,这次计划周密,那些共产党绝对发现不了。”
苏瑶心中一紧,意识到敌人可能要在码头仓库对经济论坛相关人员或设施进行破坏。她和同志交换了一下眼神,悄悄起身准备离开。然而,就在他们走到门口时,咖啡馆老板突然喊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苏瑶心中暗叫不好,看来是刚才的举动引起了怀疑。她迅速转身,笑着说道:“老板,怎么了?我们就是来喝杯咖啡,这就要走了。”
老板却不依不饶,从柜台后面拿出一把枪,指着他们:“少装蒜,你们肯定有问题。说,是不是共产党派来的?”
咖啡馆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其他几个可疑人员也纷纷围了过来。苏瑶和同志背靠着背,警惕地看着众人。“你们误会了,我们真的只是普通客人。”苏瑶试图拖延时间,寻找脱身的机会。
老板冷笑一声:“别狡辩了,今天你们谁都别想走!”说着,他扣动扳机。苏瑶眼疾手快,拉着同志侧身一闪,子弹擦着他们的身体飞过。
咖啡馆内顿时枪声大作,苏瑶和同志与敌人展开激烈交火。在狭小的空间里,形势对他们极为不利。苏瑶心中焦急,不知道外面的同志是否听到枪声赶来支援。
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苏瑶的手臂,她吃痛地叫了一声。同志见状,急忙挡在苏瑶身前,一边开枪还击,一边说道:“苏瑶,你怎么样?”
苏瑶咬着牙:“别管我,想办法突围!”
就在他们陷入绝境时,咖啡馆的门突然被撞开,外面的同志听到枪声及时赶到。他们从敌人背后发起攻击,敌人顿时乱了阵脚。经过一番激战,成功消灭了咖啡馆内的敌人。
苏瑶顾不上手臂的伤痛,对同志们说:“快走,敌人可能要在明天中午在码头仓库动手,我们得赶紧通知老吴。”
回到据点,苏瑶将听到的情报告知老吴。老吴面色凝重:“看来敌人想在码头仓库搞破坏,以此影响经济论坛。我们必须在他们行动前,将其阻止。”
经过商议,大家决定在码头仓库设下埋伏,等敌人自投罗网。老吴亲自挑选了一批精锐同志,详细部署了作战计划。“同志们,这次行动关乎经济论坛的成败,关乎上海的稳定,大家务必全力以赴。”
第二天中午,码头仓库周围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老吴和同志们隐藏在各个角落,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