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后,八月二十二日,穆青一行人启程。,¨5@4a看°2书/° {?首|(发×?
这次他们带走了一万多斤干辣椒,总共三十多车,平均每车装载三百斤。
一匹单马木车的载重量大概在六百斤左右,但是考虑到山路崎岖、长途跋涉,并不能按照马的一般承受力来运,否则可能会出现马匹损伤或车辆损坏。
穆青在给粟召国王讲运输的时候,同时也抱怨李国境内没有国道。
粟召听后,觉得是时候该修国道了。点头同意,承诺等秋收后就开始修。
这次穆青出发,只有五辆车是他们自己的。另外三十车,是李国的马匹车辆。
除了运载辣椒的人员车辆,粟召还派出一个五人使团,准备前往华国京城,觐见皇帝。
使团有什么样的任务,穆青不关心。不过他承诺将这些人安全送到京城。
于是,三十多辆车拉运货物,九辆车拉运人和路上的生活物资,总共四十多辆车浩浩荡荡出发。
李国绝大部分人没有出过国境,包括粟召派出的使臣,他最远也就到过盘山垭口。那里是李国与华国的交界处。
使臣厉驰逸一路上恭维穆青,夸赞他们之前第一次是如何到达李国的?这出境的路,连厉驰逸自己都不太熟悉,恐怕也会走错、折返,但他们身为夏国人,第一次来李国,居然能准确找到方向道路。
穆青是老江湖,知道他这话中暗含试探之意,回答道:“有人的地方问人,没人的地方,我们也会走错。”
其实,他们还真没走错。=#?6?~?1?_看.书-网° _:×免?^?费?阅2±读>`£早在几年前,夏国就派人来勘察过李国地理,绘制过李国地图。这次消失的五十人,也是继续勘察,将一些局部地方补全。
勘察不是一下两下就能完成的事情。夏国派人潜入李国境内,有的人在李国已经待了好几年,完全融入当地,变成本地人。
穆青又道:“再说我们常年在外,对认路、找路有一定的经验。”
“什么经验?”厉驰逸假装好奇。身为三十多岁、有生活阅历的人,厉驰逸自己也知道如何找路。
“比如看星宿,看路上的印记,看周围植物生长的情况。”
两人探讨起如何辨识方向,一路上聊得挺愉快。
经过七八天的车程,他们到达两国交界处。
李国这边,有国王的手谕,守关士兵立即放行。出了李国关口,前行五十多里,是华国关口。
李国与华国有地界之分,但是军队驻扎、镇守的关口不在一处。
一则,是因为地理原因。总不能李国占据了这个关卡要地,华国也在这里占据,这样岂不是要打起来。
二则,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双方在中间空出段缓冲区,各自在各国领土上,找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作为关卡。
所以,当踏出李国关口,并不等于就出了李国领土。要走上一段路,中间的某个地方,那才是两国领土交界处。
五十里的中间地带,够马车走上好一阵子。当他们来到华国关口,已是下午太阳偏西之时。
穆青下车,前去交涉过关。′?齐`盛@*小?:*说D网1× ???最_新3?÷章?:?节)¢2更°>(新!快¥.
所谓交涉,就是向驻守军官禀明身份,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有没有带货物,什么样的货物要缴纳多少过关费用。
几个月前他们出关时,就已经在这里登记过,军爷对穆青几人有印象。但是,那三十几辆李国马车,以及车上的货物,军爷要好好检查。
古代出入境也有管制物品。比如从境内运出大量白银、黄金、铁器、矿产等等,这些是不允许的,除非有朝廷批文。而从境外运输到境内,白银、黄金、矿产、盐巴、茶叶、甚至粮食等等,各种物品有各自的规定要求,要好好细细盘问。
军爷命车夫将每一辆车上的货物打开。
当看到麻袋中红颜色的干果,军爷问:“这是什么?”
“辣椒,吃的。”穆青拿起几根干辣椒,掰开给军爷看。
军爷疑惑地看着他,示意他吃给自己看看。
穆青道:“这是调料,做菜用的。等一会过了关,我用这个给你炒个辣子鸡。”
军爷半信半疑的望了望他,然后一辆车一辆车的逐个检查。
检查完,军爷问:“你们所有车,总共是拉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