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余世蓉华 > 第205章 弯弯绕

第205章 弯弯绕

望着眼前的老太太,拓跋于荣问:“你是要卖孙女?”

老太太道:“我想给她签个活契……”

说这话,老太太没有多大底气。/r+u\w!e+n¢.·n+e,t′“活契”相对于“死契”,死契就是一次性买断,活契则是有年限。比如签个十年契约,十年后姑娘是可以回家的。

拓跋于荣道:“我不需要丫鬟。”

老太太犹豫了一下道:“如果是死契呢?”

她觉得一个富人府中不可能不用丫鬟,对方大概是介意活契。因为除了本地人,要带去外地一般都是彻底买断。不过老太太想争取一下,毕竟那是她亲孙女,心中还是有些不舍。

拓跋于荣的确不用丫鬟,他在京城的住所,除了有几个老妈子,其他人全是男的。出门在外就更不用说,清一色男子。

老太太见对方没有回应,试探道:“要不我把我孙女带来,您看看?”

拓跋于荣对买人没兴趣,对他来说,要个丫头干嘛?简直多余。

这时一个中年妇人牵着个四五岁的男孩过来,她瞟了眼老太太,然后对拓跋于荣作揖道:

“这位爷行行好,我跟我孙子没活路了,求大爷收容。老妇愿做牛做马,只想将我孙子养大。”

好嘛,又来一个。拓跋于荣细看,发现这对祖孙是最早来客栈乞讨的那个。/x/i¢a?o~s+h\u~o~g+u,a\i`.`c′o′m!妇人年纪不大,大约四十出头。古代人结婚比较早,三十几岁就能做奶奶,四十多岁有个四五岁的孙子很正常。

拓跋于荣面无表情的看着,没说要,也没说不要。

这时客栈老板从后院过来,身后跟着几个人。

他一副为难表情对拓跋于荣道:“荣公子,这些人说想留下来干活。”

从客栈老板角度出发,他是想要这些人的。因为他们不是要改造客栈么,他们需要干活的人。但是,现在米价粮价那么高,如果将人留下,他们拿什么给人吃喝?当然,客栈老板也想到了,荣公子有粮,不过留人得要征得他同意,万一他不愿意将粮食拿出来呢?

拓跋于荣瞟了眼客栈老板身后的男子,年纪老少不一。

他道:“行,你去统计一下,有多少人想留下来干活。”说完他又补充一句:“干活给工钱,我们不管吃。”

这下客栈老板真为难了。这些人想留下来,就是为了口吃的;不管吃,留下来意义何在?当然,给工钱也不算是白干,只是现在粮价高涨,他们的工钱够买粮吗?

这时有人道:“我们可以不要工钱,我们只想要口吃的。”

拓跋于荣望向那人:“你干活,只是你一个人有饭吃,你的家人呢?”

这些人想用自己干活换来全家人有吃的,客栈老板心善,觉得也不是不可以;但在拓跋于荣看来,这是笔糊涂账。?/卡&卡?小?1说ˉ网-§ .更o?^新D:§最?全′他们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做事不能这么稀里糊涂的算。

客栈老板踟蹰,他觉得荣公子这么说,可能还是想要撵人。

拓跋于荣道:“你统计下,如果女人想干活也可以,至于工钱……”他想了想道:“男人一天二十文,女人十文,工钱十天一结。”

听到女人也可以干活拿工钱,这些人有些意外。至于男人一天二十文、女人十文,搁在重阳县这工钱很低,但在邵州,这工钱算是合理。因为邵州百姓普遍很穷,收入很低。

拓跋于荣道:“假如你们以一家五口为例,除去最小的两个干不了活,家中就是有三个劳动力。十四岁以下的男孩,按女人工钱算。那你们一家一天就有四十文工钱。十天四百文,一个月有一两二银子,一年不用算十二个月,按十个月算,就是有十二两银子。”

古代很多人连算术都不会,所以拓跋于荣算给他们听。

听到一年有十二两银子,有些人茅塞顿开。

拓拔于荣道:“你们会留下来,大概是家里没地。说实话,你们比那些押地贷银子的人幸运多了!

“他们即便只贷二十两,一年还不了,需要两年。两年连本带息就变成四十两。试问,家里要有多少地、收获多少粮食才能还清这借贷?

“如果两年后还是还不了,以你们当地的土地价格,最好的办法是将地卖出去。所以,辛辛苦苦一两年,最后还是失去土地,就问你到底图啥?

“当然,这两年他们也养活了自己,只是,以后怎么办?地没了,以后靠什么活?”

拓跋于荣给他们算账,变相告诉他们:官方放贷就是在蚕食百姓,最后百姓会一无所有。

客栈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