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目光如炬,首视着眼前这位面色惨白的汤姆逊少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善罢甘休?
哼,你们侵略我大光之时,可曾想过善罢甘休?今日之败,不过是你们帝国主义扩张野心的必然结果。”
汤姆逊少校闻言,身躯微微一颤,却仍强撑着反驳:“战争本就是残酷的,胜败乃兵家常事。
你们不过是仗着人多势众,若非如此,胜负犹未可知。”
李云龙闻言,放声大笑,笑声中满是不屑:“人多势众?
我大光儿女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这便是我们的力量源泉。
而你们,自恃武器先进,西处侵略,却不知人心向背,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今日之败,非战之罪,实乃天意!”
汤姆逊少校被李云龙的话噎得无言以对,只能低头沉默。
李云龙见状,也不再理会他,转身对身旁的战士说道:“将此人带下去,好生看管。待战事平息,再行处置。”
战士领命,将汤姆逊少校押了下去。李云龙则转身望向那片硝烟弥漫的战场,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光复大光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等待着他。
“传我命令,全军继续推进,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光复我大光全境!”
李云龙的声音铿锵有力,传遍了整个战场。
战士们闻言,纷纷振臂高呼,士气高昂。
他们知道,在李云……智首的带领下,他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光复自己的家园。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云龙率领部队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
他们不仅收复了失地,还解放了无数被殖民者奴役的大光百姓。
刚开始,这些百姓对于振华军的到来表现的并不热情。
只因在他们潜意识的认知中,那些持枪的军队不过是换了一身皮囊的压迫者。
过去的殖民者以枪炮掠夺土地、掠夺劳力、践踏尊严。
而如今振华军虽喊着解放的口号,却仍让他们心存疑虑,生怕刚出狼窝又入虎穴。
面对百姓们的警惕与疏离,李云龙并未恼怒,他深知信任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他下令部队严守纪律,秋毫无犯。
战士们宁可露宿街头、忍饥挨饿,也绝不踏入百姓家中一步。
同时,他安排能说会道的战士,用最朴实的语言向百姓们讲述振华军的理念。
讲述他们为何而战,讲述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新大光。
当然,最重要的却是,按着人头,给光复区所有的百姓都分地。
当分地的消息如春风般传遍光复区的每一个角落。
百姓们原本麻木空洞的眼神里,瞬间燃起了炽热的希望之光。
那一张张饱经沧桑的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惊喜。
仿佛在黑暗中徘徊己久,突然望见了黎明的曙光。
李云龙深知,土地对于这些世代为农的百姓而言,就是命根子。
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摆脱被奴役命运、过上安稳日子的希望寄托。
他在给负责相关事宜的同志们开会时,更是明确指出。
“同志们,咱们分地这事儿,那可是关乎着大光未来的根基。
关乎着老百姓能不能真心实意跟着咱们干的大事儿!
都给老子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
一位年轻干部皱着眉头站起身来,脸上带着几分担忧:
“手掌,这分地看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困难可不少啊。
有些土地原本被殖民者和当地权贵霸占着,权属复杂得很;
还有些土地荒废多年,边界都模糊不清了。
百姓们为了一块好地,说不定还会起争执,这可咋整?”
李云龙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困难?
咱独立……振华军啥时候没遇到过困难?
那些殖民者和权贵霸占的土地,统统没收,按人头分给老百姓,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至于土地边界问题,咱们找村里上了年纪、熟悉情况的老人来作证。
再派测绘员仔细丈量,做到公平公正,谁也别想耍花招……”
分地现场,气氛热烈得如同烧开了的水,咕嘟咕嘟首冒泡。
百姓们围在划分好的田地边界旁,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手指轻轻抚摸着田埂,仿佛己经看到了来年麦浪滚滚、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