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起飞,对小鬼子山海关前的进攻部队,以及锦城机场展开轰炸。
所谓的旋一师,旋三师,其实是我军研发出歼二后,对歼一所组成的空军师的重新命名。
由于歼一都是旋翼机,故而得名以旋字开头。
事实上,在歼二展开批量生产后,对于歼一是否要继续量产的问题,上面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有的同志认为,既然我们的新式歼二已经量产,歼一这种性能不足的飞机就没必要再继续生产了。
而是应该把歼一的生产线改装回卡车生产线,大规模地生产军用卡车,以支持前线作战。
毕竟,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我军对运输工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另一些同志则持有不同的观点。
他们认为,歼一虽然在性能和速度上无法与歼二相提并论。
但其稳定性和耐用性却是经过实战检验的。
特别是它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以及高效性简直是无与伦比。
在这个时代,由于连年的战争和自然灾害破坏。
光复区的道路一言难尽,甚至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即便是我军生产出了大量的卡车,也无法在那些泥泞、破损的道路上行驶。
大部分的道路,依旧需要依靠人力,乡亲们用小推车运输,支援前线。
说白了,也就是因为战争的延续。
让我军没有足够的财力大规模地投入基础建设,修缮道路。
因此,少批量卡车起到的作用其实并没有想象的大。
可旋翼机却并不一样,它起飞降落都不挑地。
而且还能在空中直线高速飞行。
无论是重要人员的运输,又或者是紧急信息的传递。
只要不倒霉到偶遇敌机,那都是这个时代bug一般的存在。
当然,旋翼机也存在明显的缺点,那就是载重量有限。
每次只能运输几百斤的物资,这限制了它在大规模前线支援方面的应用。
喜欢双穿亮剑:手搓机床,惊呆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