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库房里紫河车用完了,我去县城药材库买一些回来。”
张大山一边说着,一边从抽屉里拿出钱包,数了数里面的钱,
“哦,那大山哥你路上小心点。”
王三和李二异口同声地说道。
“放心吧,我很快就回来。”
他交代完事情,便转身离开了济世堂,沿着乡间小路,朝着县城的方向走去。
走了大约两个小时,张大山终于到达了县城药材库。
药材库是一栋两层小楼,门口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县药材库”四个大字。
柜台后面坐着一个年轻人,正低头翻看着一本厚厚的账本。
张大山走到柜台前,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同志,你好,我想买一些紫河车。”
年轻人抬起头,打量了张大山一眼,语气有些不耐烦,
“紫河车?这可是紧俏货,你买多少?”
“我要五斤。”
张大山平淡的说。
年轻人挑了挑眉,
“五斤?你买这么多干嘛?你是哪个单位的?”
张大山微微一笑,
“我是济世堂的大夫,这紫河车是给病人配药用的。”
年轻人上下打量着张大山,眼神里充满了怀疑。
“济世堂?没听说过。你有什么证明吗?”
张大山眉头微蹙,从口袋里掏出济世堂的营业执照和自己的行医资格证,递给年轻人,
“这是我的证件,你看看。”
年轻人接过证件,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这才有些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证件倒是真的。不过,这紫河车的价格最近涨了,五斤的话,得一百块。”
“一百块?”
张大山有点惊讶,
“之前不是五十块吗?怎么涨了这么多?”
“最近药材紧缺,价格自然就涨了。”
年轻人理直气壮地说道,
“你要不要?不要我就卖给别人了。”
他说着,作势要把证件还给张大山。
张大山一把按住证件,
“同志,你这价格也太离谱了吧?哪有说涨就涨的?”
他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满。
年轻人有些不耐烦了,
“爱买不买!不买拉倒!”
张大山心平气和的说,
“同志,我也是为了病人着想,这紫河车是救命用的药,你不能坐地起价啊。”
年轻人不为所动,
“我这价格已经很公道了,你要是嫌贵,就去别的地方买吧。”
张大山见讲道理没用,便换了一种方式,
“同志,我也是老客户了,以前都是从你们这里进货的,你应该认识老李吧?以前都是他负责的。”
年轻人一愣,
“老李?你是说之前的负责人?他已经被调走了。”
“调走了?”
张大山有些惊讶,
“那现在谁负责?”
“现在我负责。”
年轻人一脸傲慢地说道。
张大山暗自叹了口气,看来今天是遇到硬茬了。他沉声说道,
“同志,你这样做生意是不对的。济世堂一向以诚信为本,从来不赚昧良心的钱,你这样做,只会砸了药材库的招牌。”
年轻人轻蔑地笑了笑,
“招牌?我管它什么招牌!只要能赚钱就行!”
张大山见这年轻人油盐不进,也懒得再跟他废话。他语气坚定地说,
“五十块一斤,这是合理的价格,你要是卖,我就买,不卖,我就去别的药材库。”
年轻人见张大山态度坚决,也有些犹豫了。
他沉吟了片刻,最终还是妥协了,
“好吧,就按你说的价格,五十块一斤。”
张大山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才对嘛。童叟无欺,和气生财。”
年轻人有些不情愿地将紫河车称好,递给张大山,
“拿去吧。”
张大山付了钱,接过药材,转身离开了药材库。
“总算是买到了。”
他掂了掂手里的药材,满意地笑了笑,转身朝济世堂走去。
回到济世堂,张大山长舒一口气,这药材库的小年轻,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坐地起价,一点规矩都不懂。
还好自己脸皮厚,软磨硬泡总算把价格压了下来,不然这一百块花出去,心疼得他肝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