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点头表示赞同。
张大山接着说,
“诊疗项目也得写清楚,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一个都不能少。还有咱们的特色疗法,治疗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这些都得重点标出来。”
刘大夫沉吟了会儿,
“大山,你这想法是不错,可这识字的人不多啊,写那么多,他们看得懂吗?”
张大山哈哈一笑,“刘大夫,您这就不懂了吧。就算不识字,看着热闹也行啊!再说了,咱们可以配上图画嘛!比如正骨,就画个断胳膊断腿的,再画个接好的,一目了然!”
刘大夫一听,也乐了,“妙啊!大山,你这脑子真是灵光!”
“还有,为了吸引更多病人,咱们得来点优惠信息。”张大山神秘一笑,
“比如,推出一些特价药包,买二送一,买五送三,怎么样?”
刘大夫一听,眼睛一亮,“好主意!这肯定能吸引不少人!”
“那就这么定了!”张大山一拍桌子,
“明天我就去找人印传单,争取尽快散发出去!”
第二天,张大山匆匆扒拉了两口李秀兰做的玉米糊糊,揣着写好的传单稿子,便急匆匆地出了门。
“大山,路上慢点儿!”李秀兰追到门口,冲着张大山的背影喊道。
“知道了!”张大山头也不回地摆了摆手,心里盘算着怎么把济世堂的名声打得更响亮些。
这70年代,信息闭塞,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镇上的印刷厂在一个不起眼的巷子里,斑驳的墙皮,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子油墨味儿扑面而来。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师傅正坐在一台老式印刷机前,慢悠悠地印着什么。
“师傅,印传单!”张大山上前说道。
老师傅抬起头,眯着眼打量了一下张大山,
“印啥传单?结婚的?还是开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