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济世堂怎么样?”李秀兰一边给小花盛饭,一边随口问道。
张大山咽下口中的食物,说道:“今天跟刘大夫讨论了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收获颇丰。”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刘大夫打算过几天去城里采购药材,让我想想需要补充些什么。”
李秀兰点点头,表示理解。
“济世堂的生意越来越好,需要的药材自然也越来越多。”
她给张大山盛了一碗汤,
“喝点汤,暖暖胃。”
一家三口边吃边聊,气氛温馨而融洽。
晚饭后,张大山习惯性地拿出医书,坐在桌旁继续钻研。
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若有所思,手指在书页上轻轻划过,仿佛在感受着医学的奥妙。
李秀兰则坐在一旁缝补衣物,针线在她手中灵活地穿梭,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小花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她心爱的小木鸟玩具,一会儿把它举高高,一会儿又把它藏在身后,自娱自乐地玩耍着。
偶尔,她会抬头看看正在看书的父亲,又看看正在缝补衣物的母亲,脸上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
屋内虽然简陋,却充满了家的温暖。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咚咚咚”,敲门声一下接着一下,显得十分焦急。
张大山放下手中的医书,起身走到门口,拉开了房门。
门外站着邻居赵铁柱,他神色慌张,额头上布满了汗珠,气喘吁吁地说道:“大山,不好了!我娘……我娘她突然病倒了,你快去看看!”
张大山心头一紧,连忙问道:“怎么回事?婶子怎么了?”
赵铁柱焦急地解释道:“我娘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就说胸口闷得慌,喘不上气,脸色也变得青紫,现在躺在床上人事不省!我……我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来找你了!”
张大山一听,立刻意识到情况危急,他顾不上多问,立刻说道:“别急,我这就去!”
他转身回到屋里,抓起放在桌上的药箱,对李秀兰说道:“秀兰,我去赵铁柱家看看,他娘病了。”
李秀兰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说道:“快去吧,路上小心点。”
张大山点点头,拿着药箱,跟着赵铁柱匆匆出门。
夜色笼罩着村庄,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
两人一路小跑,很快就到了赵铁柱家。
一进门,张大山就看到一位老妇人躺在床上,脸色青紫,呼吸急促而微弱,情况十分危急。赵铁柱的媳妇正站在床边,手里拿着一条湿毛巾,不停地擦拭着老妇人的额头,脸上满是焦急和担忧。
“大山,你总算来了!”赵铁柱媳妇看到张大山,仿佛看到了救星,连忙说道,
“你快看看我娘,她……她快不行了!”
张大山没有多言,立刻走到床边,放下药箱,开始检查老妇人的病情。
他先仔细观察了老妇人的面色和呼吸,然后又为她诊脉。
片刻之后,他心中已然有了判断。
“婶子这是中风了!”张大山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
“情况很严重,必须立刻施针!”
他迅速打开药箱,取出银针,动作娴熟地在老妇人身上几个穴位扎了下去。
银针闪着寒光,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施针完毕后,张大山又从药箱里取出一些药材,递给赵铁柱媳妇,吩咐道:“赶紧把这些药煎了,给婶子服下!”
赵铁柱媳妇接过药材,立刻走到厨房去煎药。张大山则继续观察着老妇人的情况,不时调整银针的深度和角度。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屋内的气氛紧张而凝重。
在张大山一番紧急救治下,老妇人的呼吸逐渐平稳下来,脸色也渐渐恢复了红润。
看到母亲的症状有所好转,赵铁柱和媳妇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神色。
“大山,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娘!”赵铁柱激动地说道,眼眶有些湿润。
张大山摇摇头,“现在还不能放松警惕,等婶子服下汤药,再观察一段时间。”
他转头看向赵铁柱媳妇,“药煎好了吗?”
“好了,好了!”赵铁柱媳妇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走了过来,
“大山,我喂我娘喝。”
张大山点点头,起身让开位置。赵铁柱媳妇小心翼翼地将汤药喂给老妇人喝下。
服下汤药后,老妇人的精神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