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归大元征讨,剩下归大明,但大明商船不得前往伊儿汗国贸易,也不得接受伊儿汗国的商船,另外包括马穆鲁克。简单点说就是大明商船不得进红海和波斯湾,也不准接受这些地方商船的靠泊,这样大元可以通过丝绸之路,控制这个方向的贸易。这对大明是不利的,毕竟这个方向上的贸易是重点,郑和下西洋就是去那里,但女皇陛下同意了。
和谈嘛!
总不能一点不让步。
以后所有色目商船全部禁止进入大明港口。
目前大明的所有色目人同样驱逐。
大元都驱逐了,大明当然也得驱逐,而且人撵走就行,财富不能带走,不过这种和约也耽误不了贸易,无非就是在南洋交易而已。!g+u+g+e\y/u_e!d?u·.?c.o?m·
“这才是玉宇澄清!”
杨丰欣慰地说。
三位皇帝陛下互相看了看。
“既然如此,就依着这个写吧,要用汉蒙文都写上,都写在一起,三份,咱们都在上面签名行玺,以后各保留一份作为后代依据。”
女皇陛下俨然懿贵妃附体般说道。
“如此甚好。”
大宋皇帝赶紧说。
“就依陛下吧!”
忽必烈说道。
就这样明元宋开封和约确定。
紧接着那些大臣们开始写正式的和约。
三份和约都用羊皮纸,上面内容分别用汉蒙文字书写,然后三位皇帝在三份和约上全都签名盖章,三家各保留一份,就这样明元宋议和完成,三国并存的局面确立。而接下来元军会全部从南方撤出,实际上已经在撤了,阿里海牙已经撤过了淮河,他是庭州的高昌回鹘佛教徒,不是色目,高昌回鹘一直到东察合台时候才绿化。
当然,不肯绿化的都变成埋在沙子里的枯骨了。
阿剌罕接着也会北撤。
石抹良辅会带着水师撤出浙江,不过他还得先接上李恒。
而撤回的元军会紧接着调往西域。
“国师,女皇看起来并不满意啊?”
看着乘巨龙离开的大明女皇,大宋皇帝小心翼翼地说。
当然,他是替忽必烈说的。
“无妨,她只是原想一统南北,被我拦住,难免有些不满。
不过你们放心,既然已经签了和约,那她就会遵守的,若她毁约,以后回天上面子也不好看,人间对她来说无非游戏而已。”
杨丰说。
忽必烈脸色明显轻松了。
这时候和礼霍孙凑过来。
“有事就说,在国师面前还有何避讳?”
忽必烈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模样,沉着脸说道。
“陛下,石抹良辅急报,蒲寿庚勾结军中色目,刺杀李恒,自称大明泉州知府,李恒之子李世安逃出后召集兵马反攻,攻破泉州,蒲寿庚一族及城中色目皆被其诛杀,蒲寿庚本人亦被其凌迟喂猪。”
和礼霍孙赶紧说道。
“和约已签,自今以后那里如何与大元无关了。”
杨丰说。
“的确,与我大元无关了。”
忽必烈点了点头。
蒲寿庚那里不可能这么快知道驱逐色目的圣旨,他就是看大元已经控制不住南方了,想用李恒的人头换大明的荣华富贵而已,就像当初他用赵家宗室的人头换大元的荣华富贵一样。不过他还是过于天真,李恒是全军撤进福建,两万元军精锐,就算他能拉拢几个色目将领也翻不了天。
李恒其实是西夏皇族,他曾祖就是西夏神宗李遵顼。
不过他部下嫡系是山东汉军。
这些人家都在北方,不可能受蒲寿庚收买,而他们只要集结起来反攻,那蒲寿庚也不可能抵挡。
他算是活该吧!
不过他就算不搞这个,接下来明军也一样要清洗泉州色目。
“陛下,有没有兴趣随我往和林?”
杨丰说。
“那就有劳国师。”
忽必烈惊喜地说。
杨丰微微一笑,紧接着手中玉斧向下一划。
“请。”
他说。
忽必烈赶紧走进去。
杨丰随后进去。
下一刻他们面前已经变成了一座混乱中的小城。
他们前面是一群目瞪口呆的蒙古将领。
后者在看到忽必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