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241章 立志不当吉祥物

第241章 立志不当吉祥物

汤和的那张嘴没有让人失望,只是不到三天的时间,一些小道消息满天飞。

有时候也不得不感慨这人,他看似大小事情都有些没有分寸,但是不会触碰到朱元璋的底线。

你说他精明吧,糊涂事情做了一大堆。说他愚笨吧,他对于一些事情的敏感程度是其他人无法企及的。

对于这样的情况,马寻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不只是他没有觉得意外,其他人好像也都是有这类想法。

朱标笑盈盈的看着马寻说道,“还是舅舅的手段高,汤伯听风就是雨的,其他人就在掂量了。’

马寻连忙谦虚说道,“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在李相那些人眼里就是笑话。也就是常大哥、汤大哥对陛下忠诚,事情才好办。”

现在的消息就是马寻这个徐国公对汤和不满,对军中的一些情形不太喜欢。

所以揪着汤和不放,要严厉的处罚朱亮祖,这就给不少人敲敲警钟了。

提及的事情就是汤和、蓝玉、朱亮祖等人喜欢在军中收义子,这就不免让人多想了。

收了义子可不是磕个头就算了,还要给他们在军中安排职位,立功的机会也要给。

而朱亮祖、梅思祖等带兵投靠的,在军中有着自己的一些基本盘的,多数也都是通过亲戚、义子来掌控兵权。

朱标就继续吹捧着说道,“舅舅出手了,好多事情也就好办了。永嘉侯想要脱罪,只能放掉兵权。”

该打仗的时候还是要打仗,该出征的时候必须出征,可是手里的些许兵权必须上交朝廷。

等于就是将朱亮祖等人为数不多的兵权彻底拿掉,他们以后在军中只有领兵之权,而不会有太多的人事认命等。

至于说一直带着某支军队,那是更加想都不要想的事情了,这样的事情朝廷绝对不会允许。

汤和、朱亮祖是戴罪之身,所以削了兵权也别叫冤。

蓝玉看似是无妄之灾,不过他是太子妃的舅舅,这也算得上是拿亲近的人立威。

既然都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了,其他人要不要识趣一点,那就是看他们本人的觉悟了。

朱标继续说道,“其实原本想着等老二几个长大点,让他们去节制诸将。”

听到朱标这么说,马寻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历史上的朱元璋就是这么做的。

虽然现在还没有第二次北伐,大明的一些战略还没有定下来。

但是在朱元璋的心里,迟早是要将大都督府的权力给一些。而那些领兵的大将,也需要被宗室节制。

至于担心藩王坐大,那也是杞人忧天。

因为大明的藩王和汉初的藩王有本质区别,说到底就是大明的藩王没有实际的兵权,也没有处理地方政事的行政权。

马寻就说道,“有些事情宜早不宜迟,现在就约束一下勋贵、武将,也不见得就是坏事。”

朱标自然认可这说法,有些事情确实是迟早都要做。

“只是这么一来,您以后在军中行走就难了。”朱标有些担忧的说道,“一些勋贵心里会埋怨,底下也有人认为你断了他们前程。”

好像还真的是这样,因为那些勋贵遣散了义子,自然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一些实力受到了影响。

毕竟军中收义子是惠而不费的事情,官职,俸禄是朝廷给的,但是人情是他们得了。

而对于有些上进心的人来说,在战场立功自然重要,可是也需要找一个好靠山,这样升的更快。

一旦军中眼里遏制拜义父的风气,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增加了上升的难度了。

其实这类人反倒是中高级军官比较多,别看马寻这些人是超品的公侯,似乎没什么武将在他们眼里是‘高级将领’。

但是本质上来说,四品京卫指挥佥事,那就是高级将领了,是有资格上早朝的。

这对应的是地方知府,这基本上就是仕途的门槛了。

马寻对此倒不是特别在意,“我得罪人就得罪人了,反倒是不算什么。我现在就怕那些人一个劲朝我跟前凑,迟早给我惹祸。”

朱标就无奈劝道,“舅舅,您用不着如此谨慎。”

对于马寻始终有着一股子 总有刁民想害本国公”的心态,朱元璋这一家子实在是无可奈何。

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性格就是这样。而且很多人也都能明白,他要不是这么谨慎的性子,也活不到现在。

马寻有些时候也会意识到这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